学校大全 >同济大学

同济大学

高校层次:普通本科985211双一流
高校类型:理工类
同济大学·本科·临床医学

同济大学起源于医学,1907年成立的“德文医学堂”是同济大学的雏形,也是同济医学专业的开端。历经百年沧桑,在新世纪之初,医学重新扎根于同济这块沃土。同济医学走上复兴之路,成为同济大学重点建设的学科。

医学院由基础医学院、临床医学一系、二系、三系、四系和五系组成,有同济医院、上海市第十人民医院、东方医院、上海市肺科医院、上海市第一妇婴保健院等五家附属医院。中德两国政府合作项目“中德友好医院”正在积极筹建中。学院现有临床医学专业学位一级学科博士授予点,内科学与外科学2个二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基础医学与临床医学2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营养与食品卫生等20多个二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目前有在校硕士、博士研究生约550人,本科生约800人。2010年本科招收五年制临床医学、七年制临床医学等专业,在培养过程中选拔招收八年一贯制的本博连读生,并且在各专业间设置灵活的升降机制。

近年来,医学院加强人才引进和人才培养,推进师资队伍建设,既有直接引进的欧美专家团队,又有本院培养的长江学者梯队。医学院及附属医院现有高级职称的在职人员共500多名,硕、博士生导师290名(其中博士生导师77人)。心血管内科、胸外科、临床护理、结核病实验室等上海市重点学科和心律失常国家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临床医学中心为专业建设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科研项目与科研经费连年增长,近三年共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863”、“973”等国家级科研项目86项。学校投入大量资金用于医学院的建设,积极改善办学条件。2003年,投资1亿元的医学大楼在校本部建成。2009年,新的医学与生命科学实验教学楼正式投入使用。各类设施先进、功能齐备的教学实验室和科研工作平台为医学专业建设提供了良好条件。

医学院全面推进教学改革,提高教学质量。为加强临床技能的培养,相继建立医学模拟教学中心和临床技能考试中心,组建标准化病人队伍用于学生专业技能训练和考核。与欧美多所大学的医学院建立稳定的合作关系,通过互派实习生等方式选拔优秀学生进行交流,并接受对方临床医生执业资格认证培训。

医学院遵循“以人为本”的思想,秉承务实创新的理念,利用同济大学学科优势,强化人文素养和执业技能。在临床课程中进行“基于问题的学习”等新教学方法的探索,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在长学制学生中实施三阶段导师制,推动医学生的科研实践和创新能力的培养。组织学生开展“学术节”和“青稞节”等课外科研实践活动,建立了具有自身特点的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体系。

查看全部
历年变化:
2018
2019
热门资讯 更多
猜你喜欢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