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大全 >教育资讯 >吉林榆树市高考乱象:作弊...

吉林榆树市高考乱象:作弊器被缝进卫生巾带考场

日期:2015-12-04  来源:学校网

吉林省招生办说:今年,我省首次实行考生和涉考工作人员无声入场,对随身携带物品进行严格检查,对违纪作弊行为零容忍。

考生说:该带(作弊器)照样带。撑死胆大的,饿死胆小的。

卖答案者说:我们有招儿让你检(测)不出来,你记住:永远是道高一尺,魔高一丈。

家长说:孩子苦了12年,这辈子也就犯这一回事。还能咋的?

这一切,发生在吉林省榆树市,长春市下辖的一个人口约130万的县级市。

据吉林省政府文件通报,这里高考各科平均分数,常年位列长春地区外五县市(区)第一名。而硬币的另一面是,高考前找人买答案,在榆树已是公开的秘密。

6月5日至6月8日,记者全程直击榆树高考,发现史上最严高考安检下,部分考生试图舞弊的决心仍禁而未绝。为了将俗称作弊器的耳机及接收盒带进考场,考生的鞋底、腰间甚至卫生巾里,都可能大有玄机。

为将作弊器带进考场,与高考安检制度的一场猫鼠游戏上演了。

晴天霹雳

孩子,查得严不严?机器带进去没?信号好使不?

6月7日上午约11:35,榆树实验高中考点外,一考生家长抓起刚考完语文的孩子的手,劈头盖脸便问。

这是不少候场家长的共同问号。由于对能不能使(用)机器没底,紧张不安的气氛,至少半个月前,就持续笼罩在部分榆树考生家长的心头。

家长的一切惴惴,源于今年吉林省首次实施的史上最严高考安检。

2013年5月中旬,吉林省正式宣布实行无声高考,考生需要经过校门检查、操场检查、考场检查三道关卡:在考点大门口验完身份证件后,通过操场的安全检查门,最后在考场门口再经历一遍金属探测仪的扫描。所谓无声,即是前述过程仪器都不能发出警报,否则不准入场。这意味着,考生的身上不能有一丁点儿金属物品。

文胸要换成背心,裤子穿松紧带儿的,鞋子最好是一次成型的塑料凉拖这是吉林省某高三老师总结出的穿衣宝典。

简直是晴天霹雳!高考前两天,来自榆树一中的考生向记者私下透露,无声高考让他们这些买了答案的,一下都懵了。

记者从多方渠道了解到,所谓买答案,就是买家交3000到5000元不等的费用,购买一个耳机和一个火柴盒大小的金属接收器。

卖家在考试当天,会派枪手将试题偷传出来,并组织高手团队在场外答题,再把答案传给考场内的考生。待分数公布之后,考生根据成绩补交余款。从二本、一本到重点本科,余款数额可从7000元跃升至数万元;若是没过,则不再收取这笔费用。

而在榆树,记者惊讶地发现,买答案是个公开话题。当记者问及如何能买到答案时,一名出租车司机顺口称,他就有朋友做这个生意,并爽快地把卖家的联系方式告诉了记者。更为夸张的是,5月27日,在当地发行量颇大的生活信息类报纸《亚文商务报》上,一则出售高考试题的豆腐块广告被公开刊出,其上写道:模块,主机子,价格面议,交货付款。

在榆树实验高中和榆树第一高中(以下简称榆树一中)对面的学生饭馆里,两名老板还分别向记者透露:买卖答案通常在高考前一个半月就在联系、运作了。

一般是老板和老师联系,老师再告诉一两个学生,学生在同学间发展买家,层层分支,跟传销似的。而这个系统除非熟人介绍,外人通常难以进入。此外,在榆树一中对街做麻辣烫生意的老板证实,一中附近的居民楼因为离考场近,可以用做发答案的地点,往年高考都很抢手,租金一天就2500~3000元,今年严了,不知租没租出去。

至于购买答案者,数十位考生家长向记者透露,多是摸底成绩在200分左右的极差考生,和350~450分之间的边缘考生:学习真好的,谁买答案?指着机器的,都是冲一冲能上本科的,或者死马当活马医的孩子。

牙套闹剧

记者拨通了《亚文商务报》广告上的电话,电话那头的男子称,今年860台机器已经全部卖完。他告诉记者,机器和答案是他朋友来卖,做了四年生意绝不骗人。高考第一天晚上,一名来自榆树保寿乡的王姓家长告诉记者,在他女儿所在的实验高中里,光孩子知道的就卖了170套。

根据榆树市人民政府通报,今年,榆树将设置8个考点、20个安检通道,外派监考在纪检监察、公安人员监督下,按照操作要求,对考生进行无声检查,合格的到备考区,不合格的到复检区,复检合格后再入备考区。

用(机器),还是不用?记者注意到,早在5月底,这一讨论就在榆树当地的贴吧里频频出现。在6月6日下午熟悉考场时,记者随机在实验高中、榆树一中、榆树六中考点外走动,不少考生与家长都在谈论买了吗、用得上吗、咋带进去等。

5月25日前后,榆树还发生了一起牙套闹剧。

根据今年吉林省无声高考的有关规定,考生因患疾病而身体植入金属医疗器件的,需要到吉林省人民医院开具相关证明,并由当地招生部门审核。而5月27日发举报短信的家长,向记者披露了这样一种钻空子的方法:

为了躲避金属探测仪,学校让学生都去买牙套。这样,探测仪响了,学生拿着医生开牙套的证明,带着作弊器堂而皇之的就可以进去考场。

6月5日,在吉林省人民医院,中国青年报记者采访了解到,5月下旬,其口腔科的确掀起了一个长春地区考生集中开证明的高潮。但是,只要拍片发现嘴里没有金属的,我们一律不给开证明。面对中国青年报记者咨询,一名口腔科医生明确表示,如发现口腔内的矫治器或充填体对整颗牙没有意义,医生也将直接拆除,或者登记之后回传给公安厅。

这名医生还向记者透露:该医院所有在5月25日之前开的诊断,都作废,统一由公安厅和教育厅通知学校带学生来做检查。

一个耐人寻味的巧合是:正是在5月25日,榆树市人民政府接到长春市政府的通知,通知该市四百多名报考学生在省医院开具了体内植入金属物质的医疗证明。

记者看到,这份5月29日发布的名为《关于榆树市部分报考学生到省医院开具医疗证明的情况说明》的市政府文件称:经查,我市共488名报考学生在省医院开具了医学证明(实验中学60人、一中279人、长榆高中99人、弓棚一中43人、新立一中1人、社会青年6人)。26日,我们组织这些学生在我们市医院、中医院进行复检。其中,251名学生接受了复检,237名学生主动放弃复检。

在文件通报中,学生放弃复检的原因主要是:现在正值高考的冲刺阶段,复检还要浪费几天时间,学生深感疲惫等。而文件认定的准备利用假牙进行高考作弊的学生,仅有21名。

悬念丛生

连日来,作弊器去与留的悬念始终笼罩榆树,在6月7日上午达到顶峰。

在考生和家长眼中,榆树高考今年之严,前所未有。根据榆树市人民政府通报和家长的描述,记者获悉其严打高考舞弊的举措,至少包括:

有考生的家长,与单位签订责任书,承诺坚决不参与、不购买高科技作弊器材,否则实行责任倒查,追究连带责任;对往年发信号的居民点,公安进行提前走访,登记、告诫,并派专人巡查,防止有人半夜偷搬机器上去5月21日,全市考生进行无声入场实地模拟。6月6日熟悉考场时,有警察透露:(金属探测仪)连遇到身份证、钱都响。因为身份证里有芯片,钱里有金线。

此外,考试座位实行一科一换,每个教室配备一名长春监考老师、一名本地监考老师。对佩戴牙套等金属医疗器械的考生,单独设置考场,监考老师人数升级;榆树投入24.5万元购置并升级一套无线电压制设备(既俗称的信号屏蔽门),设备总数达到9套

6月6日下午熟悉考场时,能不能带机器进去?几乎所有人的回答都还是:不知道。

在榆树实验高中考点,有家长指着自己的孩子说:看,全身都是新买的。布鞋、布衣服、松紧带裤子,连胸罩都把金属扣抠下去,用线缝上了。

在榆树一中考点外,一名长榆中学的考生明确表示已经退了答案,还是自己考,能考几分是几分。和他采取同样决定的考生不在少数,闲谈中,不少考生透露:因为政策太严,作弊划不来了。

但仍有考生蠢蠢欲动,试图攻破猫的防线。

在榆树一中考点外,记者看到,四五名男考生聚在一起,拿着自查用的扫描仪相互检测。没响!一个穿着白色T恤的男考生兴奋地喊道,他将仪器放在袜子里,没有触发警报。他旁边的男生宣称,将仪器放在内裤里,扫描仪同样没出声。

但一小时后,记者看见那名穿着白色T恤的考生,懊恼地走出校门说:第二道门被拦下来了。他身边的同学马上献策道:明天再试试,说不定雷声大,雨点稀。带不进去大家都带不进去,带进去了就赚了。

6月7日上午,正式开考第一科前,悬念达到顶峰。

不断有焦急的家长在考点警戒线外举目张望,看自己的孩子过没过复检的绿棚子。记者在两个考点分别看到,入场期间,零星会有考生检查没通过时,就退出来,自行处理一下再进去。同日下午,这样的情况更多。其中在榆树一中考点,记者粗略统计了一下,开始入场后半小时内,至少有50名考生走出考点。

都是作弊的。一位家长判断道,因为下午考数学,比上午的语文更适合带作弊器。

记者在现场亲眼目睹:不少考生身上藏猫腻儿。一个女考生冲出考点后,脱下鞋子,把藏在鞋里的接收器交给了其母亲,又跑回考点。有一个男生,则从裤裆里取出接收器,交给其父亲。出来的考生,大都面色凝重,与父母一起到偏僻处,更换衣服或处理机器。

7日上午强制抠掉四五个,下午强制抠掉十来个。在实验高中考点外,一名参与榆树一中中楼考场安检的工作人员,与身边人闲谈时透露,自己处理的更多,我们楼有900多名考生,得有100多名这样的。

在榆树几个考点外,记者在安检阶段,未见有因携带作弊器被发现而不让进场的学生。

鱼过千层网,网网都有鱼

6月7日、8日,记者观察,榆树考生与安检措施间的拉锯战一直没有停息。而截至发稿,榆树市教育部门尚未公布今年度高考有舞弊有关的查处情况。

记者实地探访榆树市5个考点后发现:考生普遍反映,不同考场、不同科目的安检宽严度不一,信号屏蔽得好不好,也有多种说法。但受访考生或家长均承认:史上最严高考安检下,依然存在漏网之鱼。

一个长榆中学的男考生告诉记者,他亲眼目睹,排在他之前的考生把机器放在裆下,通过了安检门,同样的方法,他自己却没有通过。要放慢速度,越着忙越不行。他总结经验。

随着高考进入第二日,有人顺利暗度陈仓的说法,迅速地在榆树坊间流传开来。传言中的技巧也五花八门:有人说,用猪皮裹住仪器绑在腰间可以混进去;还有人说,在鞋底抠洞可以塞进机器;也有人告诉你:秘密就是花1千多元买一种特殊罩子,能防探测仪的。

一位家长摇摇头概括道:鱼过千层网,网网都有鱼。

保寿乡王姓家长的妻子告诉记者,她女儿用的法宝是卫生巾。

她们同寝仨闺女,我亲手把仨人的机器缝进去的,结果,其他俩女孩过(安检)了,我孩子没过。

即便如此,带进去了机器,不意味着就无往不利。考生多告诉记者,耳机能不能接收到信号、信号给的答案准不准,都要凭运气。

考完了,都说非常好,非常准。卖答案的人说,英语答案顺序串了,被坑了!考语文(时)根本没信号,模糊着听了一小段,都变成歌了。每次一出考场,总有考生在议论这些事情。

这意味着,作弊器即使通过史上最严高考安检,助力几何,依然难说。但榆树上下似乎已习惯了这样的冒险。一名家长甚至告诉记者,当地已流传有隔两年答案不准的说法。2008年、2009年答案准,2010年不准,2011年、2012年答案准,今年不正好赶上不准的?但选择买答案的家庭依然会相互安慰:这不就是愿赌服输的事儿?

有家长向记者断言,明年卖答案的就能研究出对付安检门的招数了。都是高科技,不行就让孩子再考一年。榆树一中对面饭店的老板娘告诉记者,她深谙此道,却不会让自己的女儿在当地高考。

一个地方的考风坏了。就算孩子上了本科,有些聪明的单位,都不爱招了。她意味深长地反问道,你以为,全天下人都是傻子吗?就你聪明?

查看全部
上一篇:中考高考距离近 作文命题具有相似度下一篇:怀抱梦想 900余万中国学子走进高考考场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热门资讯 更多
随机资讯 更多
猜你喜欢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