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大全 >教育资讯 >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稳健...

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稳健发展掠影

日期:1970-01-01  来源:学校网

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稳健发展掠影

精湛的医疗卫生队伍

先进的医疗设备

优质的服务态度

1928年到2009年,从七朝古都开封到中原商城郑州,从国立河南大学医学院附院到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80年岁月变迁,80年星移斗转,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走过了一段不同寻常的历史。

在省委、省政府的领导和支持下,在省卫生厅和郑州大学的指导下,在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帮助下,经过广大职工的不懈努力,郑大一附院这所沧桑而充满活力的国家三级甲等医院完成了自己的华丽转身,在河南省医疗卫生系统中一枝独秀,被誉为“河南省大型综合医院的一杆旗”。鲜花不断,掌声不断,赞誉不断……

喜悦:这里,走过了不同寻常的岁月

时光飞逝,素有“河南省大型综合医院的一杆旗”之称的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已经走过了80多个春秋。2008年12月28日上午,郑大一附院建院80周年庆祝大会在郑州大学东校区图书馆大礼堂隆重举行。当天,河南省卫生厅厅长刘学周,原河南省卫生厅厅长刘全喜,郑州大学党委书记郑永扣,校长申长雨,校领导徐振鲁、李兴成、吴宏亮、宋毛平、别荣海、张连海等到会祝贺。

从七朝古都开封到中原商城郑州,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走过了一段不同寻常的历史。郑州大学校长申长雨在大会上发表致辞说,作为河南省近代史上建立的第一所综合性教学医院,郑大一附院是郑州大学创建高水平高等学府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他寄望一附院坚持正确办院方向,坚持公益性质,发挥自身优势,加快推进建设国内一流医院步伐,谱写一附院发展史上的崭新篇章。

河南省卫生厅厅长刘学周向郑大一附院送上了生日的祝福。他说:“今天是郑大一附院的喜庆日子,也是全省医疗卫生系统的一件盛事,我代表河南省卫生厅对郑大一附院建院80周年表示热烈祝贺。”

刘学周在致辞中还说,郑大一附院为保障全省人民的健康做出了突出贡献,省委、省政府、省卫生厅和全省人民都不会忘记郑大一附院,也将会一如既往地支持郑大一附院的建设、改革与发展,为郑大一附院的发展提供坚强的有力保障。

随后,郑州大学副校长、一附院党委书记革化民、院长阚全程分别发表讲话。他们号召全院广大干部职工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不断解放思想,牢记办院宗旨,再接再厉,开拓创新,共同谱写医院明天的华美篇章,为把医院建设成为全国一流医院而努力奋斗。

跨越:这里,彰显了品牌铸造的辉煌

80多年的风雨历程,就是郑大一附院由小变大、由软变强、逐步走向辉煌的过程,同时也是整个河南医疗卫生事业发展的一个缩影。

带着深厚的历史积淀和创新进取,如今屹立在全省人民面前的郑大一附院,已经发展成为河南省规模最大的、集医疗、教学、科研、预防、保健、康复为一体的综合性现代化医院。目前,设有3600张病床的郑大一附院拥有全省唯一的临床医学一级学科专业学位博士、硕士授权点,两个临床医学博士后流动站,引进了世界上最先进的64排螺旋CT、3.0核磁共振、多台世界一流的彩超等医疗科研设备,无论从基础设施建设、先进设备引进、医疗服务水平方面,还是从名医名师队伍、重点学科建设、教学科研成果方面均走在了河南医疗卫生界的前列。

郑大一附院拥有高级职称665人,医学博士258人,博士生导师48人,硕士生导师304人,其中,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18名,省管优秀专家18名,在省市学会担任主委、副主委的有105人,形成了层次分明、结构合理的高水平医疗、教学团队。正是汇集了一大批全省乃至全国知名的顶尖专家和名医名师,郑大一附院近三年来,共获得14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400余项省部级科研项目,获得各类成果奖80余项,均名列全省医疗卫生单位之首。同时,该院在多个医疗诊治领域达到了国际先进、国内领先水平,如眼内异物摘除术和外伤性白内障人工晶体植入手术达国际先进水平、首例同基因外周血干细胞移植治疗慢性粒细胞白血病和脐血干细胞移植治疗白血病填补了国内空白、肝移植、胰肾联合移植、恶性肿瘤的研究和治疗等等均达国内先进水平……

目前,郑大一附院还正在加紧施工建设河南省重点建设项目、建筑面积达8万平方米的新门诊医技大楼。在不久的将来,郑大一附院将会以一个主要由新门诊医技楼、1号、2号、3号病房大楼、行政科研综合楼、国家级重点开放实验室、后期教学楼及急诊中心等组成的、符合“功能化、生态化、人性化、智能化、艺术化”要求的现代化医疗服务建筑群岿然矗立于中原大地。

卓越:这里,体现了技术先进的神奇

医院的安身立命之本,在于为病患提供最优质的诊疗服务。在河南老百姓的心中,一旦患了重病、大病,郑大一附院无疑是他们看病治疗的首选。能赢得这样的优势和口碑,凭的就是领袖业内的众多优势学科和优势技术。

肝移植 早在1994年,郑大一附院就率先在河南成立了肝移植实验室,1997年肝移植攻关小组成功开展了同种异体原位肝移植手术,1998年为一名糖尿病晚期合并尿毒症患者成功实施了河南省首例胰肾联合移植;至今,连续为近30名患者实施了改良背驮式肝移植手术,患者均恢复良好。 

肾移植 全国最小、全省年龄最大的肾移植手术均在郑大一附院完成

4岁的小男孩东东一年半前被确诊为尿毒症。为了保住孩子的性命,东东的母亲愿意提供自己的一侧肾脏,移植给儿子。日前,一附院肾移植病区的专家们经过精心准备,克服了儿童血管细小、供体血管不匹配,抗排斥药物用量没经验等诸多困难,成功为当时体重只有11公斤的东东进行了肾移植手术。现在,新的肾脏已经在东东体内“安家”并开始工作,东东正在进一步恢复中。此例手术是国内体重最轻、河南省年龄最小儿童肾移植。

无独有偶。郑大一附院还成功为一位79岁高龄的患者进行了同种异体肾移植术,这是我省接受此类手术年龄最大的患者。而受者年龄超过70岁的肾移植手术在全国已属罕见。

血液透析 郑州大学一附院血液净化中心始建于1976年,是河南省内最早建立的人工肾室。经过30余年的不懈努力,目前已拥有32台高档透析机、4台床旁血液净化机、1台人工肝机,是河南省最大的血液净化中心。

在今年的“三鹿奶粉事件”中,血液净化中心利用血液净化抢救了30余例急性肾功能衰竭患儿。中心主任赵显国介绍,小儿透析有两大难题:一是婴幼儿血管通路很难建立,二是婴幼儿有效血容量极少,透析期间血压很难稳定。而他们通过股静脉支管的方法解决了通路建立的问题,也掌握了有效控制孩子有效血容量的方法。在“三鹿奶粉事件”中抢救的30余例急性肾衰患儿中,没有1例出现问题,病情都得到了恢复。

2003年中心引进土方法MARS治疗重型肝炎,在取得良好治疗效果的同时为患者节省了医疗费用。中心尤其擅长动静脉内瘘吻合术,已经为近千例复杂性内瘘手术患者建立了“生命线”;2008年开展了人工血管建立内瘘,为透析用血管资源枯竭的患者带来了希望。

郑州大学一附院血液净化中心现在已成为河南省设备最先进,技术力量最雄厚,开展血液净化治疗方法最多的一个现代化血液净化中心。

试管婴儿技术 2008年10月,河南省首例冷冻卵子试管婴儿在郑大一附院临床妊娠成功。卵子冷冻是辅助生殖技术领域前沿技术,目前精子冷冻和胚胎冷冻在临床的应用比较成熟,而卵子冷冻的历史比较短暂,其难度远远超过其他组织细胞的冷冻复苏技术。卵子冷冻技术可以为那些因病变需要切除卵巢的年轻未育患者保存生育力提供希望;可用于建立“人类卵子库”,为少卵、无卵、卵巢早衰等妇女提供卵子帮助她们生育。郑大一附院自2003年开始这项技术的研究,经历多次失败,克服重重困难,历时5年,终于摸索出使成熟卵子复苏存活率达80%以上的玻璃化冷冻解冻方法。

1998年10月,郑大一附院成立了河南省首家生殖医学中心。1999年6月,河南首例试管婴儿在该中心诞生;2003年年初,启动了胚胎植入前遗传学诊断试管婴儿的研究;2005年7月,将该技术应用于1例性染色体异常的患者并获得成功妊娠和分娩。

机器人医生 郑大一附院自主研发的第一台骨科机器人已通过动物试验,预计春节前将投入使用。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引下,郑大一附院科技创新蔚然成风。近日,我省研制的第一台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骨科“脊柱微创手术机器人”正式面世,并在郑大一附院手术室成功完成动物试验。“机器人医生”的研发人张春霖博士介绍,它可应用于脊柱骨折、脊柱肿瘤、脊柱侧弯、椎间盘突出、椎管狭窄等脊柱退行性病变等手术,其导航穿刺、磨削减压等功能极其精准;它还不怕吃射线,在C形臂透视下工作多久都没问题;“机器人医生”定位更精准,“把握”更稳且不会疲劳,因此手术失误率将远低于医生。据了解,只要能微创治疗,“机器人医生”就能派上用场。目前,意义更为深远的第二代微创手术机器人正在同期研发。

睡眠中心 郑大一附院在全省范围内率先建立了“呼吸及睡眠病区”,引进世界最先进的Sandman Elite多导睡眠监测系统,并由专门从事睡眠疾病的专家为广大患者服务。不仅开展睡眠呼吸疾病的规范性诊断及治疗,同时常规开展“多次小睡潜伏期试验”及“清醒维持试验”等项目(填补了河南省空白,在全国范围亦仅有少数几家医院能开展此项检查),为各种睡眠疾病的诊断提供依据。

目前,郑大一附院睡眠疾病的诊治工作无论从规模或是技术水平方面都达到国内先进水平,对中、重度睡眠呼吸疾病患者合并高血压、心律失常、心肌梗塞、肺心病、糖尿病、脑血栓、脑卒中、肾病、夜间猝死,尤其是呼吸衰竭、心力衰竭等严重并发症者,收住院采取针对性治疗。

他们根据每个患者的病情需求,提供耳鼻喉、口腔、内分泌、心血管、神经内科、精神心理科及眼科等专业的专家会诊平台服务,同时对所有就诊患者进行长期随访,指导治疗。同时也开展各种睡眠异常的诊断及治疗,如:发作性睡病、睡眠相关性癫痫、失眠、不宁腿综合征、睡行症、睡惊症等。

无痛技术 医院及时引进和推广无痛检查技术,建立“无痛医院”,无痛胃镜、无痛肠镜、无痛宫腔镜、无痛阴道镜、无痛膀胱镜等检查技术及无痛人流手术相继开展,并在技术开展过程中做到“术前重沟通、术中重监护、严格适应症、确保安全性”,起到了“术始见药效,术毕即苏醒”的良好效果。截止到9月底,已行无痛检查、无痛手术近400例,得到患者及家属的普遍认可。

精神医学科 2008年9月20日,郑大一附院成立了精神心理病房,成为我省综合医院第一家具有精神心理病房的医院,是我省综合医院精神医学发展的里程碑,在推进我省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前进了一大步。

郑州大学一附院精神医学科是一个具有悠久历史的科室。1953年建立神经、精神教研室;1983年精神、神经科分开,成立了精神医学科、精神医学教研室,建立心理咨询门诊和心理检查室,开创河南省第一家心理咨询的先河,在全国亦属领先地位;2006年成立了郑州大学第一临床医学院精神医学与精神卫生硕士点。

25年来,郑大一附院心理门诊接诊患者30余万人次,成为河南省精神、心理科就诊人数最多的门诊。目前,一附院精神医学科开设了心理咨询室,包括各种心理问题、心理障碍咨询和各类心理疾病诊治,开展系统心理治疗。开设生物反馈室、开设心理CT室,开展对性格、智能、情绪和各类心理疾病诊查等50多项检查。

口腔科 郑大一附院口腔科也是一个有丰富临床工作经验的科室,该科先后开展了多例正颌外科手术,手术效果不仅得到了患者的认可,也受到了业内同仁的肯定。尤其近两年来,口腔科的专家们共同配合开展了40余例颌面畸形矫治手术,开了河南正颌外科之先河。

口腔科手术范围涉及双颌前突、下颌发育不足、下颌前突伴开合、小颌畸形,以及面中部复杂骨折畸形的术后矫治等。龚建民主任所做的经口腔切口实施全上颌骨水平向骨切开术加下颌支失状骨劈开术,治疗严重双颌前突畸形病人,手术难度和复杂性达国内一流水平。

康复科 郑大一附院康复科成立于20世纪50年代,经过30多年的发展,现已成为集临床、教学、科研为一体的代表国内先进康复治疗技术与理念的康复机构,拥有主任医师2名,副主任医师3名,博士2名,硕士3名及全国各大名校毕业的有多年临床工作经验的康复医师及治疗师。

现在,郑大一附院康复科已成为中原业内的领军队伍。该科主要运用运动疗法、作业疗法、言语吞咽以及认知疗法等现代治疗手段,同时结合针灸推拿等传统疗法,让脑梗塞、脑出血、脑外伤、脊髓损伤、骨折、脑瘫等引起的偏瘫、失语患者不仅能走路、能生活自理,还能让他们过得更好,像正常人一样。

超越:这里,见证了医疗科技的进程

时代在发展,观念在更新,先进科技在医疗领域的应用日新月异。别小看了医疗领域的科技化,它换回的可能是患者不该早逝的生命。

64排螺旋CT 让疾病无处“躲藏”

2008年4月,郑大一附院购置的64排螺旋CT开始运行。它1秒钟就能扫描一个器官,10秒钟就可以扫描完全身,图像分辨率比以往CT提高近40倍,大大提高了诊断准确率,也提高了发现早期病变的能力。它的诊断范围广,关于冠心病、心肌病、先心病等各种心脏疾病和肿瘤等疾病的诊断有前所未有的临床效用。

3.0核磁共振 给身体高清“照相”

2008年5月,3.0核磁共振在郑大一附院投入使用。它是世界上最先进的临床应用性超高场磁共振,能够达到精确的微观病理分析率,可以进行人体多部位的高级功能检查,如全身各部位的灌注成像和高清晰度的血管成像、脑部检查、全身类PET成像、观察腔道病变的仿真内窥镜检查等。

世界一流彩超 为检查需要“护航”

超声诊断科病人多、等待时间长,为了解决这个问题,郑大一附院一次购置7台世界一流的超声诊断设备,目前已全面投入使用。先进的彩超设备和开展心脏、血管、表浅器官等检查,并具有先进的血管弹性功能测定、超声造影及妇产科四维超声检查功能。多年来,郑大一附院在心脏疾病、布-加综合征以及小儿疾病的超声诊断领域一直居河南领先地位,这些先进的超声设备功不可没。

X线钼靶摄影 做乳腺癌早期“侦查”

X线钼靶摄影检查乳腺,作为一种无创性的检查手段,痛苦相对较小,简便易行,且分辨率高,重复性好,留取的图像可供前后对比,不受年龄、体形的限制,目前已作为常规的检查,对乳腺癌的诊断敏感性为82%~89%,特异性为87%~94%。

乳房钼靶X线摄影具有以下几方面独特的价值: 它可作为一种相对无创性的检查方法,能比较全面准确地反映出整个乳房的结构。 

利用X线检查可以观察各种生理因素(如月经周期、妊娠、哺乳、经产情况及内分泌改变等)对乳腺结构的影响,并可以作动态观察。 

比较可靠地鉴别出乳腺的良性病变和恶性肿瘤。

可以早期发现乳腺癌,甚至能够检查出临床上未能触到的隐匿性乳癌。 

根据X线检查,可发现某些癌前期病变,并可以进行随访摄片观察,并对检测乳房进行定期监测。

后记:没有句号 只有逗号

时光飞逝,2009年转眼过半。回望郑大一附院近年来的工作,更觉其无愧于河南医疗行业“领头羊”之称——2008年,郑大一附院被卫生部评为“2005~2007年度管理年活动先进单位”,护理代表队作为河南省唯一一支参赛队伍,荣获“全国卫生系统护士岗位技能竞赛铜奖”,荣获“全国卫生系统先进集体”、“全国抗震救灾先进集体”、“全国医院文化建设先进集体”等称号……这累累硕果,见证了郑大一附院80多年的历史积淀,80多年的进取创新。

洗去铅华,郑大一附院继续迈着沉稳的步伐走在建设国内一流、国际知名的高水平综合性医院的路上,走在卫生工作改革与调整的大潮中。医院将继续坚持用科学发展观统领全局,深化医院管理改革,提高服务质量,保证医疗安全,维护公益性质,减轻群众负担,为“解决看病难、看病贵”等问题做出表率,为不断实现跨越式发展而努力奋斗。

查看全部
上一篇:曝郑州大学新闻学院副院长贾士秋职称申报造假下一篇:郑州大学生下基层报名剩3天 1200岗位已报考1500人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热门资讯 更多
随机资讯 更多
猜你喜欢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