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大全 >教育资讯 >残疾女大学生刘姝汶求职 ...

残疾女大学生刘姝汶求职 投一千多份简历无人看

日期:2015-11-29  来源:学校网

对于求职路的艰辛,刘姝汶早有心理准备。但当失败一次次袭来的时候,她还是有些难以抵挡。在历时半年多的求职之路上,刘姝汶投递了 300余份纸质简历,2600余份网络简历,共面试5次,截止6月10日晚记者发稿时,刘姝汶仍未找到工作。

■新闻回放

她是谁?

刘姝汶是山东枣庄人,目前是青岛科技大学英语系大四学生。刘姝汶因在出生8个月时得了小儿麻痹症,一直靠双拐走路。但她身残志坚,不仅凭自己的努力考上大学,而且在校期间,每年都拿到学校的奖学金,是青科大的自立标兵,还拿过国家励志奖学金。

2011年 9月25日,刚上大四的刘姝汶主动联系到本报记者,希望记者能全程报道自己的求职路,从而给更多残疾人追逐梦想的勇气。当时,对于即将启程的求职之路,刘姝汶虽知肯定要比正常人有困难,但仍非常自信,我不是弱者,我只是双腿不方便而已我不认为自己比别人差无论怎样也要让自己的梦延续下去。

2011年9月27日,《请拍拍我找工作的过程青岛科技大学大四生刘姝汶:希望更多人借此关注残疾人群体》一文在本报刊发后,多家单位即向刘姝汶抛出绣球。对此,刘姝汶非常感动,但她在表示感谢的同时,考虑到要准备英语专业八级考试,一一予以婉拒。

过了英语专八还是没找到工作

刘姝汶所在的班级一共有31名学生,其他人几乎全部找到工作。我负责的这个班有23个同学找到工作,6个考上了研究生,1个要继续考研究生,确定只有刘姝汶没找到工作。英语专业就业面还是比较宽的,她没找到工作肯定有客观原因在里面。刘姝汶的辅导员陈兵老师告诉记者。

6月5日,刘姝汶打电话告诉记者自己通过了英语专业八级考试,而系里2008级英语专业中有六分之一的同学还没有通过,这也是刘姝汶对自己能力的证明。去年报纸报道之后,很多企业想给我工作,我当时说离毕业还有一个学期,想先通过八级考试,这半年我没荒废。可是自己找了一圈发现,专八过了照样没工作,学了计算机专业的双学位也不行。

在让记者跟拍找工作过程时,刘姝汶的定位就是让更多的人了解残疾学生找工作的不容易,很多人以为残疾人就应该去开残疾助力车、进工厂做工艺品。我学了这么多年,可能不是最优秀的,但也不是最差的,为什么大家在表面上不歧视,但实际上还是很在乎我的残疾呢?我靠自己的能力找工作就是想证明自己,可能我太不现实了 。

与普通大学生相比,刘姝汶面对的压力显然更多。父母养活我这么大,连工作都找不到,有时候很自责。学校让我们先网签工作,班里就我没签,感觉拖后腿了。但是刘姝汶告诉记者自己并不后悔,找工作真的锻炼人,以前因为行动不方便很少出门,现在坐公交去应聘也不迷路了。虽然受到一些打击,但是每天在网上投简历也是对自己的一种考验,我学会了坚持。

每次投递简历和面试都是一份期待,但刘姝汶在现场投递的简历基本上没有回复,因为她的腿部有残疾 。

在一场现场招聘的面试中,招聘人员指着简历最后的备注腿部有残疾明确告诉她决定不予招聘,刘姝汶当时就很伤心。

投了一千多份简历无人看

自2011年底开始投递简历,刘姝汶一直担心会遇到招聘人员的歧视,很多人看到我这样,嘴里就会发出啧啧的声音,我很怕他们也用同情加怜悯的眼神看我!

在最初的招聘过程中,她在简历上都注明了自己腿部有残疾、需要拄双拐。在某大型招聘网站上,刘姝汶共投递了1476份简历,但是因为在基本信息中注明腿部有残疾,没有人看她详细的简历。

看着同学一个个接到面试电话,自己开始焦躁起来,最后将简历上的备注删掉了。我想他们招人总要看个人能力,所以希望能有面试机会证明给她们看。在简历上的备注删掉之后,刘姝汶接到的电话立马增多,开始对方打来电话通知她去面试时,她会在电话里告知对方自己有残疾,但对方立马改变语气。

2012年3月6日的一次电话极度打击了刘姝汶的自信心,对方通知她次日面试,但在了解到她腿部有残疾后,招聘人员在电话里立马改口:哦,不好意思,我们招聘已经结束了,我通知错了,不好意思!

为了能有机会证明自己,刘姝汶在接到电话通知后刻意隐瞒自己有残疾,她共参加了5场面试,既有培训机构,也有猎头公司,都是和英语专业相关的工作。在每个面试现场,招聘人员都非常热情,始终没有出现冷眼相待的情况,在某大学国际交流中心内,招聘人员甚至陪着她上厕所,这让刘姝汶颇感温暖,我觉得只要我能证明自己的专业能力不差,我相信是有机会的。这家单位态度也挺好的,以后要是在这里工作肯定也开心。

很可惜,所有面试回来之后都没有了下文,每次打电话过去时,不同的公司有不同的反应。有的公司明确告知她不要残疾人,还怪她没在简历中写清楚;有的公司告诉她认可她的能力,劝她不要气馁,要对自己有信心。

优惠就业政策不敌歧视眼光

2008年7月1日起施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残疾人保障法》第4章第33条规定:国家实行按比例安排残疾人就业制度。在最新的《青岛市政府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做好残疾人就业工作的意见》中,单独列出关于残疾大学生就业的制度,第14条规定:用人单位与本市户籍派遣期内未就业残疾大学生签订1年以上劳动合同,为其安排适当的工种岗位,并在劳动报酬、福利待遇、职称评定等方面给予与其他职工同等待遇的,按照每人每月300元标准给予就业补贴,补贴期限最长不超过3年。也就是说,一方面用人单位必须按照国家规定的1.5%比例招聘残疾人,另一方面政府也会给予用人单位相应补贴。

青岛市残疾人联合会就业中心钱主任告诉记者:如果用人单位达不到7个人里有1个残疾人的用工比例,按照规定,用人单位需要按照上一年平均工资标准交纳残疾人就业保障金。2011年青岛市的社平工资是32763元,宣传科马科长告诉记者:去年的残疾人就业保障金接近1.5亿元,这直接反映出用人单位宁可交纳保障金也不安排残疾人就业,我们无论怎么加强宣传,人家单位不招我们也没办法,残疾人就业有局限是客观事实,2011年安排的残疾人就业人数在1000人多一点儿。

对于刘姝汶的情况,马科长表示,即便政策对残疾人很照顾,但是企业现在用工、就业都是自主决定,政策真正实施起来很难。刘姝汶的情况还比较特殊,她的残疾人证是枣庄的,而我们青岛的就业扶植政策只针对青岛户口,而且大学生就业和普通的残疾人就业还是有一些区别的。

为什么用人单位宁可交纳残疾人就业保障金也不愿意安排残疾人就业?位于裕丰大厦6楼的某外贸公司招聘人员肖先生告诉记者:企业不在乎那点儿补贴,交就业保障金权当交税了,我们外贸公司会招很多英语专业的业务员,但是身体残疾总归不方便,要真想解决这问题,还得政府加大力度才行。

■记者手记

少一些异样的眼光多一些默默的关怀

自今年春节之后,记者就开始陪同刘姝汶找工作,帮助她修改简历格式、上网投简历、陪同她参加招聘会、面试,目的只有一个,希望她能真正靠自己找到工作,即便路途艰辛。很可惜,在招聘会现场投递的简历基本上都是石沉大海,面试也是空欢喜。如果大多数同学都找不到工作的话还情有可原,但是一个班级31个人,就她一个人没找到工作,这其中的原因不言而喻。

大学生找工作有个俗语叫金三银四,三四月份是找工作的黄金时期,刘姝汶一方面备战专业八级,另一方面每天投递简历,参加招聘会。在这几个月里,对一个未踏入社会的学生的考验之多难以想象,每次受到打击后她都会向记者哭诉招聘方的腔调。特别是身边的同学一个个都有了工作,这让她愈发焦虑。

记者相信刘姝汶找不到工作肯定有自身能力的问题,例如面试发挥得不好等等,但是腿部残疾占据的原因显然更多。在开始此次报道时,记者就与刘姝汶约法三章:记者不去评判工作的好坏、在整个招聘过程中不左右她的想法、在面试时不因记者身份而影响用人单位的决定之所以这么做,就是希望真正客观反映残疾大学生找工作的整个过程。

现在,表面上歧视残疾人的现象越来越少,但是隐性的歧视更可怕。残疾人行动不方便是客观事实,但是和其他专业相比,英语专业方面的工作和身体的关联程度显然更小。

残疾人所面临的困难有时是我们无法想象的,但是如果我们能尽量公平地对待自己身边的每个残疾人,少一些异样的眼光,多一些默默的关怀,让他们融入社会,让我们相互支撑。

刘姝汶日记节选

3月7日

每天在网上投简历,我已经厌倦,我不知道自己还能坚持多久,我只知道我必须坚持下去。所有的简历几乎都没有回音,来电的人力资源经理只要听到我说腿部有残疾,就会以各种理由拒绝我,连个面试的机会都没有。

不过,从另外一个角度来看,只要是工作认真负责、看清我简历备注的人力资源经理都彻底拒绝我,而连简历都没看清楚的人力资源经理才给了我自以为是福音却又空欢喜的电话。我们公司要出差,要到海外工作,要经常跑工厂,要经常在不同校区教学,要这些我哪些不能干?只因为多了双拐,我就要丧失一切机会吗?

3月24日

老总告诉我,我的问题在于老是想着自己是残疾人,想着怎样保护自己,什么时候不认为自己是残疾人了,自己就成功了。我要坚持。

4月12日

最近真的是投简历都投够了,自信心一天一天往下降。记者大哥鼓励我,让我坚持下来。

一天投50份简历,我觉得智联招聘都快让我投爆了,只要是符合要求的我都去投。看着同学们一个一个找到心仪的工作,我真的很羡慕。有时候也会觉得不公平,要说能力,我也算是中等以上的能力,为什么会这么惨?

4月17日

这些天,我在浏览智联招聘网站,像以前一样到处投简历时,发现了一个新的板块:残疾人就业服务平台。我感到又惊又喜,但打开一看,立刻丧了气,原来里面全部都是服务生、后勤、文员、仓仓库管理等岗位。现在,残疾人就业形势这么严峻,所以,我希望把自己的经历记录下来,引起社会的关注,为后来者点亮一盏灯,让他们不要像我一样辛苦。

5月13日

残疾人在公众眼中是需要帮助的人,有很多人愿意帮助残疾人,但是我认为帮助的方式可以改变一下。古语说,授人与鱼不如授人予渔,帮助残疾人找到适合自己的工作才是关键。

每当我伤心、沮丧、失望时,正是这些人鼓励了我。作为一名残疾人,我努力一步一步往前走,即使荆棘满布我也不害怕。最令我不安的是我走的仿佛是一条漆黑的路,伸手不见五指,没有方向,没有希望而这些鼓励我的人,就是那前方若隐若现的光线,给我希望。

我现在过得很幸福,虽然我仍不能像正常人一样走路,我真的很幸福,我的生活中没有可怜这两个字。如果一个人认为自己的生活一团糟,需要别人解救,那么这个人一定永远不会幸福。目前我的状况就是这样,没办法改变,越想得到的越是得不到的,老是执著于得不到的东西,就会陷入一个永劫不复的陷阱,自己把自己困死。

查看全部
上一篇:北京交通大学2012年在吉林本科非定向招生106人下一篇:黑龙江工程学院2012年计划在吉林省招收40人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热门资讯 更多
随机资讯 更多
猜你喜欢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