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大全 >教育资讯 >大连东软信息学院:构筑文...

大连东软信息学院:构筑文化内涵孕育高素质人才

日期:2015-11-17  来源:学校网

母校,对我来说是一种文化、一种精神。她让我学会了合理充分地利用时间,并以合适的沟通方式和积极的心态去面对人生的挑战。时至六月,在即将对大学的青春年华说再见时,大连东软信息学院的毕业生们这样表达着对母校的情愫。

他们当中,很多人早在大三时就已经通过学校的校企定制班或者顶岗实习成为了知名企业的准员工,其他很多学生的也大多在大四时已经找到比较满意的工作,实现了毕业即就业,还有一些人则早早就为创业做好了准备。不久的将来,他们将融入社会,在职场中施展各自的抱负。

拍摄毕业照的时候,从阳光下绽放着的一张张笑脸,你可以切身感受到他们的活力、自和从容,正如这所欧式古堡建筑风格的大学校园里所透发着的文化气息。

从这里走出去的学生,身上总是带着独特的东软文化。在大连东软信息学院校长温涛看来,一所好的大学,就应该在完善学生专业技能本领的同时,构建一种有助于培养学生各项综合素质的文化氛围,大学的文化内涵有助于塑造学生完善的人格,提升学生的知识、能力和素质,让每一位大学生都能够走向属于自己的成功。

鲜明理念文化诠释学生价值

其实,大学文化并不是新鲜词语。在过去30年,国内高等教育经历了规模扩充的阶段后,走以提高质量为核心的内涵式发展道路已经逐渐成为深化高等教育改革过程中的重点,越来越多的高校也开始注重自身的文化建设。

作为一所10余年间实现快速发展的年轻院校,大连东软信息学院的发展定位很明确:培养高素质人才的IT应用型大学。在这一定位下,如何孕育发展独特的文化,通过文化建设促进我们教育教学改革的实施,从而提升人才培养质量,这不仅关乎学生的未来,更关乎学校能否实现内涵式发展。温涛说。

大学文化的核心之一,首先是一所学校的理念和精神。

教育创造学生价值是大连东软信息学院成立之初就明确的教育理念。在学校看来:学生价值就是学校价值,教育和受教育者之间是一个教育价值体现过程和个人价值不断增值的过程。学校在加强和巩固学生基础理论的同时,又从动手技能、沟通与表达等软素质方面提升学生价值。这个过程实际是学生内涵不断丰富、不断增值的过程。而真正体现这个价值是在未来的就业或创业中,也就是在学生走出校门为社会做贡献中体现出学生的社会价值。这样就形成教育、个体、社会的一个价值链,这个链条上的各方都是受益的。

实用化、国际化、个性化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是该校的人才培养定位,有了鲜明的教育理念,还需要具体的模式来实现这一目标定位。在大连东软信息学院看来,人才培养模式不仅要符合国情,也要服务于经济和产业,要真正面向学生、以人才培养定位为中心。千校一面使大学缺乏个性和活力,大学必须要结合自己的优势,探索自己的特色发展道路。

2009年,该校借鉴国际工程教育发展的最新成果??CDIO工程教育模式,根据IT产业对于人才的素质要求,创造性地提出了TOPCARES-CDIO能力结构:技术知识与推理能力,开放式思维与创新,个人职业能力,沟通表达与团队工作,态度与习惯,责任感,价值观,应用创造社会价值。在此体系下的教育教学改革是运用工程教育理念对教育教学进行的一次全面的、系统的改革。其中,除了专业能力培养外,学校特别将沟通能力、职业道德、创新能力等软素质的培养融入人才培养过程中。

在国内的人才市场中,大学毕业生动手能力差的短板往往被用人单位所诟病。无法学以致用,学生就不能通过将知识转化为自身的价值来服务于产业和社会,不能创造社会价值也就意味着很难被就业市场认可。大连东软信息学院十分注重学生实践动手能力的培养,使知识的运用比知识的拥有更重要深植于每一名师生心中,通过不断深化和创新校企合作,突破了传统教学在学与用之间的脱节的困局,很好地解决了应用型人才培养的难题。在优化专业建设和课程内容的基础上,学校通过校企合作共同建设实训基地、联合实验室等学生实践的物理环境,并通过将企业实际项目引入实训案例,构建生动的实训软环境。做中学,学中做的教学方式强调精讲而多练、面向行业应用、进阶式实践教学,通过综合项目实训,全面强化学生的实践技能。而动手能力强正是这里的毕业生在人才市场上大受欢迎的重要因素。

一体化改革塑造教学新气象

与理念文化相辅相成的是一所大学的行为文化。行为文化是理念文化的彰显和延伸,它具体体现在学校的制度体系、教师的教风、工作作风和学生的学风等方面。在大学文化的建设中,精神文化好似一张蓝图,规划出整栋建筑的风格和功能,而行为文化则是地基、框架和砖瓦,支撑着整栋建筑。

大连东软信息学院在积淀行为文化的过程中,创新和融合是两个关键词。以TOPCARES-CDIO能力结构为指标,为了切实完成高素质应用型人才的培养,该校目前正在深入推行TOPCARES-CDIO一体化教育教学改革。改革的重点,一方面是制度的大胆创新,另一方面是教与学的真正融合。

在传统的系部、教研室层级组织中,专业教师和辅导员之间是较为独立的,专业教师的职责通常是做好整体课程的设计和课堂教学,辅导员则只负责学生课后的学习生活和日常行为管理。这样的分工固然能明确两者的责任,但学生的专业学习和素质教育难以紧密对接,教育教学中的一些实际问题不能得以解决。而该校大胆地做出教师团队组织结构的创新,学院以学生为中心、以专业为主线优化组织结构,取消教研室建制,将各系学生工作由原来的按年级横向管理变为按专业纵向管理,实施以专业为基本教育单位的管理模式,按专业设置教育管理团队。在由专业教师和素质教师(辅导员)组成的专业教育管理团队中,专业教师能够参与素质教育和学生工作,素质教师能够参与专业教学工作。从课上到课下,所有环节都是一个团队负责,老师们对于专业课的课堂讲授、课下辅导和学生思想动态等方面的沟通也更加顺畅,会更加积极主动地一起去解决学生在学习中遇到的各类问题。大连东软信息学院副校长郭权告诉笔者。

此外,与传统高校不同的是该校实施的教师坐班制,教师在讲完自己的课以后,仍然会在办公室或实验室里,随时为学生答疑解惑,学生可以在任何的课余时间内找到自己的老师。坐班制使学生有了更多的机会和时间与教师一起思考和讨论知识,一起解决学习和生活中的各类问题,学生与教师之间增强了互动,教学质量也有了显著提高。学生与教师的互动体现着教风和学风,良好的生师互动,有助于学生专业知识的学习,更有助于教师对学生各项软素质的言传身教。

该校的质量管理与保障体系也为教学质量提供了可靠的保障。学生可以与学校一起,参与到对每一位教师的评价中,对教师进行打分,而且质量反馈制度对教师的绩效评估,并不仅仅以教师的论文和科研项目数量为重,而是渗透到教学中的方方面面:要能讲好课、要能写出好的教材、要具备良好的实践能力、要能带着学生做好项目甚至搞好竞赛,还要在学生中有好口碑。在谈及教育教学改革时,很多老师坦言:工作量加大了不少,压力确实很大,但每每想到这些都将使我们的学生受益,看着他们取得越来越好的成绩、变得越来越成熟自信,我们再辛苦也值得。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组织结构的优化和教学制度的创新,使教师们对工作投入更多的精力和责任,改善了工作效率,学生的学习热情和信心也有了明显的提高。

在文化内涵不断积淀的过程中,大连东软信息学院认识到党组织的政治核心作用和教师的思想政治水平对校园文化建设的至关重要,学生的思想政治水平更是其综合素质的基础。为了充分发挥党建和团学工作在育人、活跃校园文化及维护整个高校的稳定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该校根据TOPCARES-CDIO教育教学改革和学生的实际,结合自身组织特点,优化结构,实施一体化组织建设和管理体制。取消原有的教工党(团)支部和学生党(团)支部,把党(团)支部建立在专业上,实行院党(团)委、系党(团)总支、专业党(团)支部、专业党(团)小组的党建工作体制,实现党团工作与专业教育、学生思想教育工作与素质教育等相关工作的真正融合和相互促进。同时,以科学发展观建立和实施适合TOPCARES-CDIO模式和方法的党的基层组织和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体制机制,大力开展特色基层党组织创建活动,建立基层党组织建设工作的考核评估体系,充分发挥党员在教学工作、学生工作、科研实践、管理服务以及重要阶段、关键时期等方面的先锋模范作用。在教育教学改革和党建工作的双重推动下,师生风貌给人以春风一般的感觉,积极、健康、向上,学校围绕一体化人才培养目标开展的科技学术类、发明创新类、文艺体育类、人文素质修炼类、社会实践类等各类校园文化活动也不断促进者师生综合素质的提高。

特色校园环境濡染学生心智

大学文化的育人功能,还体现在校园环境中。清晨,大连东软信息学院校门口,你会看到准备开始新一天学习的学生们提着笔记本电脑、成群结队地走进欧式风格的教学楼,校门外的软件园路上,与学生一起熙攘在绿树成荫的街道上的,是周围众多IT企业的白领们。中午时分,在学院的食堂里,除了那些身着企业工装的人,你通常无法分清哪些是东软的学生,哪些是周围公司的员工。徜徉在校园葱郁花木间的小路上,你经常会遇到有着不同肤色、说着不同语言的人,他们或是外国留学生和外教,或是旁边某个外企的高级工程师。

该校在成立之初就毫无保留地在诸如实验室、教学设备、图书馆、创业实践平台等方面的硬件上做出投入,建立了具有现代化软硬件环境的数字化校园。学生人手一台笔记本电脑如同电子书包,校园内3万多个网络信息点几乎覆盖校园的任意角落,供师生在教与学中随时接入校园网络学习。大连东软信息学院身处于300余家IT企业环绕中,开放、现代、浓厚的IT校园文化中也散透着企业的气息,学生与企业咫尺之间,很容易与IT从业人员交流、近距离感受IT企业文化,从而更好地了解IT产业。

在大连东软信息学院看来,除了让学生能够在校感受与企业的零距离接触,国际化的校园环境对于高素质人才的培养亦不可或缺。该校除了逐年提升外教在师资中的比例并加大IT类学科课程的中外双语授课量,还积极与美国、日本、韩国、俄罗斯等国家的多所知名高校建立教育合作关系,开展各类教学项目,使学生置身于国际化学习氛围之中。如去年5至6月份,大连东软信息学院就与美国乔治亚大学联合开展了UGA-NII全球化课堂项目。

UGA-NII项目不是单纯的将本校留学生送到国外高校,也不是直接对外国学生进行教学或培训,而是由乔治亚大学将美国课堂设置在东软校园,让东软学生身临于国际化的教学中。在整个项目中,中美两国学生们一起学习,一起讨论问题,完成作业,也一起参与各类活动。学生们共同经历具有中美特点的教育方式,也让东西方思想和习惯在一个共同的环境里发生碰撞。美国学生用美国校园文化感染中国学生,中国学生则带美国学生体验真正的中国文化。参加UGA-NII项目的大连东软信息学院数字艺术系09001班的史铭棋感言:美国学生的思维方式和美国课堂的教学风格,让我感触很深。活跃的课堂气氛,很多神奇的构思,都是我们在平时的学习生活中感受不到的。这样的国际化学习项目,让我的英语能力、思维方式、沟通和表达等各方面能力都得到提高,在接下来的大学学习生活中我会以全新的视野角度去观察和学习。随着学校国际化进程的加快,更多我们的学生将在国际化的校园环境中受益。温涛对此很有信心。

我们想要的学生是拥有正确的价值观,良好的适应度,较为全面的综合素质和无限的潜力。东软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各方面素质都很不错。在不久前举行的大连东软信息学院2012届毕业生春季校园双选会上,前来招揽人才的企业这样评价这所学校的毕业生。据了解,大连东软信息学院的历年就业率超过90%。

四年的光阴就这样转瞬即逝,母校就像母亲一样,陪伴我一路走过。她不仅教会我领先的IT技术,更教会我如何做人。她的气息或许不及那些百年大学厚重,但却充满了特有的蓬勃朝气,她让我相信自己有勇气和实力走向属于自己的成功。一位刚拍完毕业照的女生在日记本的最后一页写下了她对将母校最想说的话。

查看全部
上一篇:辽宁:高考阅读题原作者答题 满分25分得19分下一篇:高考志愿填报四建议:梯度 专业 就业 学费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热门资讯 更多
随机资讯 更多
猜你喜欢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