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查字典学校网> 名师列表> 王维坤

名师简介

王维坤老师

王维坤

所属大学: 西北大学

所属院系: 文博学院

主授课程: 暂无内容

教学风格: 暂无王维坤的教学风格

个人简介

王维坤,男,1952年生,陕西渭南人。毕业于日本同志社大学, 获文学博士学位。现任西北大学文博学院考古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 西北大学国际文化交流学院副院长。主要研究方向:魏晋南北朝隋唐 考古,中日文化交流史。 一,学历,学位,职称 1974年10月至1977年7月在西北大学历史系考古专业学习,毕业 后留校任教。 1977年9月至1979年7月在北京大学历史系进修。 1986年4月至1988年3月在日本同志社大学文学部留学,攻读硕士学位。 1990年12月13日至25日与日本奈良教育大学进行国际合作研究工作。 1992年9月至1993年9月在日本同志社大学文学部做客座研究员,并攻读博士学位。 1993年10月至1994年10月在日本富山大学文学做外国研究者,并承担了部分教学工作。 1994年10月24日获得日本同志社大学文化博士学位。 1995年12月破格晋升为西北大学文博学院教授。 1996年10月被聘为四川大学历史文化学院客座教授。 1997年12月13日至25日出席在韩国首先尔大学所举办的“首届韓,中,日古代都市国际学术研讨会”。 1998年4月至2000年3月在日本同志社大学做客座教授。 1998年4月被任命为西北大学日本文化研究中心主任。 2003年9月15日2004年3月14日在日本京都大学做客座教授。 2004年3月被遴选为西北大学文博学院博士生导师。 2004年3月被任命为西北大学国际文化交流学院副院长。 2005年1月28日至29日,出席在日本东京由专修大学与西北大学共同举办的新发现的唐日本留学生井真成墓志国际学术研讨会。 2005年9月13日至25日访问日本三口大学人文学部,并参加第二届日中古代都城研讨会。 2006年5月被遴选为西北大学外国语学院日语系硕士生导师。 2006年9月29日至30日,出席在日本大阪由奈良新闻社举办的平城京迁都1300周年纪年,并做主题报告。 2006年10月5日至19日在兰州大学讲学,并被兰州大学敦煌研究所聘请为客座教授。 二,承担教学课程情况 自1977年7月西北大学考古专业毕业留校至今,一直在该校从事考古教学和田野考古发掘工作。先后给大学本科生,研究生以及博士生开设了三国两晋南北朝考古,隋唐考古,中日古代文化交流,中西古代文化交流,考古学通论,汉唐考古,文献阅读,写作基础知识以及隋唐考古专题等多门课程,同时还带领考古专业师生对宝鸡石咀头遗址,西安灞桥老牛坡许家寺遗址,唐长安城崇化坊遗址以及唐长安城太平坊遗址进行过田野考古发掘工作,并在考古权威期刊考古和考古学报等杂志上发表了数篇研究报告,在学术界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三,论著与译著 1.[日]三辻利一主编,王世和,王维坤等著:東アジア古代陶器の传播·流通に関にする研究,奈良教育大学共同研究报告书,1991年。 2.王维坤著:西安案内(日文版),陕西旅游出版社,1991年。 3.张永禄主编,段浩然,王维坤等著:唐代长安词典,陕西人民出版社,1990年。 4.湖北省博物馆编,王维坤等译:鄂城汉三国六朝铜镜,文物出版社,古代学研究会,1988年。 5.西北大学文博学院編考古文物研究(一)(参編) 三秦出版社 1996年。 6.王维坤著:中日の古代都城と文物交流の研究,(日本)同志社国际主义教育委员会,1997年。 7.王维坤著:中日の古代都城と文物交流の研究,(日本)朋友书店,1997年。 8.西北大学文博学院編考古文物研究(二)(主編) 陝西人民出版社 2002年。 9.西北大学文博学院編百年学府聚珍(参編) 文物出版社 2002年。 10.王维坤著:中日文化交流的考古学研究,陕西人民出版社,2002年。 四,论文与译文 1.戴彤心,王维坤,张洲:宝鸡石咀头东区发掘报告,考古学报1987年第2期。 2.戴彤心,张洲,王维坤:陕西华县,扶风和宝鸡古遗址调查简报,文博1987年第2期。 3.王维坤,冉万里:唐长安城崇化坊遗址,载中国考古学会编:中国考古学年鉴,文物出版社,1997年。 4.王维坤:隋唐长安城与日本平城京的比较研究——中日古代都城研究之一,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0年第1期。 5.王维坤:日本平城京模仿中国都城原型探究——中日古代都城研究之二,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1年第2期。 6.王维坤:中日出土的唐三彩工艺技术研究,西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1年第4期。 7.王维坤:试论孔子学说的东传及其影响,孔子研究1992年第3期。 8.王维坤:中国唐三彩与日本出土的唐三彩研究综述,考古1992年第12期。 9.王维坤:唐章怀太子墓壁画“客使图”辨析,考古1996年第1期。另载陕西历史博物馆编:唐墓壁画研究文集,三秦出版社,2001年。 10.王维坤:试论隋唐长安城的总体设计思想与布局——隋唐长安城研究之二,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7年第3期。 11.王维坤:沙河古桥的新发现与研究,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0年第3期。 12.王维坤:建国以来我国文物保护与开发利用的思考,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年第3期。 13.王维坤:睡虎地秦简日书·玄戈再析,载西北大学秦汉史研究室编:陈直先生纪念文集,西北大学出版社,1992年。 14.铃木重治,王维坤:坦桑尼亚出土的中国陶瓷器,考古与文物1992年第1期。 15.王维坤:日本平城京模仿隋唐长安城原型初探,文博1992年第3期。 16.王维坤:试论日本正仓院珍藏的镀金鹿纹三足银盘,考古与文物1996年第5期。 17.王维坤:试论隋唐长安城的总体设计思想与布局——隋唐长安城研究之一,载西北大学文博学院编:考古文物研究,三秦出版社,1996年。 18.王维坤:武则天造字的分期,文博1998年第4期。 19.王维坤:试论中国古代都城的构造与里坊制的起源,载史念海主编:中国历史地理论丛1999年第1期。 20.王维坤:中国古代都城的历史演变与定型研究,载远望集编委会编:远望集——陕西省考古研究所华诞四十周年纪念文集,陕西人民美术出版社,1998年。 21.王维坤:关于中日古代文化交流的几个问题,载黄留珠主编:西北大学史学丛刊1·周秦汉唐研究,三秦出版社,1998年。 22.王维坤:略论日本出土武则天造字的历史意义,载黄留珠主编:西北大学史学丛刊2·周秦汉唐研究,三秦出版社,2001年。 23.王维坤:再论汉唐时代的长安渭河三桥,载史念海主编:中国历史地理论丛增刊·汉唐长安与关中平原,中日历史地理合作研究论文集第二辑,1999年 。 24.王维坤:建国以来我国文物保护与开发利用的思考,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年第3期。 25.王维坤:隋唐墓葬出土的死者口中含币习俗溯源,考古与文物2001年第5期。 26.王维坤:科学的考古发掘与合理的开发利用,(中共陕西省委政策研究室主办:调研与决策)2001年第10期。 27.王维坤:長安の都と平城京から探る日中文化の交流,(日本)富山市日本文化研究所報第14号,1995年。 28.[日]太田进著,郭笃信,王维坤译:我在中国的经历——与阿六有关的事情,西北大学校刊第105期,1984年12月13日。 29.王维坤:漫话元宵节,载西安市历史学会,西安市地方志馆:西安今古1985年第2期。 30.王维坤:虞世南及其书法艺术,载西安市历史学会,西安市地方志馆:西安今古1985年第6期。 31.王维坤:漫谈昭陵,载张铭洽主编:长安史话·隋唐分册,陕西旅游出版社,1991年。 32.王维坤:正倉院超す大量の唐代織物,毎日新聞1987年7月2日。 33.王维坤:中国の秦始皇帝の兵马俑,同志社国際学生,(日本),1986年第2号。 34.王维坤:中国陕西法門寺の歴史と考古発掘記,同志社国際学生,(日本),1987年第3号。 35.王维坤:龍生九子の傳説につぃて——考古学の立場からみる,载森浩一編:同志社大学考古学シり-ズⅢ·考古学と地域文化,(日本),1987年。 36.王维坤:古代中日文化交涉史の一考察——日本の遣唐使のルートを中心に,载森浩一編:同志社大学考古学シり-ズⅣ·考古学と技术,(日本),1988年。 37.王维坤:古代中日の都城に関にする研究——長安城と平城京を中心として,(日本)同志社大学大学院修士论文,1988年。 38.王维坤:平城京の模仿原型,载上田正昭編:古代の日本と東アジア,(日本東京)小学館,1991年。 39.[日]吉川忠夫著,王维坤译:五,六世紀東方沿海地域与佛教——摄山栖霞寺的历史,敦煌学集刊1992年第2期。 40.王维坤:唐代耀州窯の考古学的新發見,载同志社大学文化史学会:文化史学第49号,(日本),1993年。 41.王维坤:シルクロードと死者の口に貨幣を含ませる習俗,载森浩一編:同志社大学考古学シり-ズⅥ·考古学と信仰,(日本),1994年。 42.王维坤:長安の都と平城京から探る日中文化の交流,富山市日本海文化研究所報第14号,(日本),1995年。 43.王维坤:考古学から見た孔子学説の東傳とその影响,(日本)佛教大学綜合研究所編:佛教大学綜合研究所纪要·アジアのなかの日本第2号,1995年。 44.王维坤著,氣貨澤保规訳:長安城のプランニング,月刊しにか1996年第9号。 45.王维坤:則天造字と日本における“則天文字”の受容,载上田正昭編:古代の日本と渡来の文化,(日本)小学館,1997年。 46.王维坤:中国陕西の古代陵墓出土の文字瓦当,载森浩一编:古代探求,(日本)中央公論社,1998年。 47.王维坤:试论中国古代都城的构造与里坊制的起源,载(韩国)汉城大学地理教育科編:’97首届韩中日古代都市国际学术研讨会文集,1997年。 48.王维坤:中国古代都城的历史演变与定型研究,载(韩国)韩中考古学研究所編:韩·中考古学研究5,1998年。 49.王维坤:隋·唐長安城の総设计プランと平城京におけるその受容,(日本)同志社大学文化史学会編:文化学年報第48辑,1999年。 50.王维坤:唐長安城における 大明宫含元殿の発掘と新認識,载森浩一,松藤和人編:同志社大学考古学シり-ズⅦ·考古学に学ぶ 遺構と遺物,(日本),1999年。 51.王维坤:漢·唐代の橋,载(日本)春日井市教育委員会,春日井シンポジウム実行委員会編:第六回春日井シンポジウム 古代を 步く 旅と 道——道路,橋,駅,渡し,布施屋,1998年11月13日—14日。 52.王维坤:日本の三角緣神兽镜は日本の工人が 制作した,载(日本)古代研究编辑室編:古代研究(隔月刊),1999年9月,10月。 53.王维坤:漢·唐代の橋,载森浩一,門胁禎二編:旅の古代史― 道·橋·関をめぐって,(日本)大巧社,1999年。 54.[日]大泽正昭著,王维坤译:唐代的蔬菜生产与经营,文博1985年第4期。 55.王维坤:日本的“曲江池”和“西内苑” ,陕西日报1990年3月4日第4版。 56.[日]成家彻郎著,王维坤译:睡虎地秦简日书·玄戈,文博1991年第3期。 57.张岂之著,王维坤译:孔子の文化と日本の文化,载上田正昭编:古代の日本と東アジア,小学馆,1991年。 58.[日]镰川茂雄著,王维坤译:贤首大师法藏与法门寺,载张岂之,韩金科主编:首届国际法门寺历史文化学术研讨会论文选集,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1992年。 59.[日]小谷仲男著,王维坤,刘勇译:关于死者口中含币的习俗——汉唐墓葬中的西方因素(一),人文杂志1991年第5期。 60.[日]小谷仲男著,王维坤,刘勇译:关于死者口中含币的习俗——汉唐墓葬中的西方因素(二),人文杂志1993年第2期。 61.王士伦著,王维坤译:后漢“屋舍人物画像鏡”の图像に関する研究,古代学研究第129号,1993年。 62.[日]气贺泽保规著,王维坤译:试论法门寺出土的唐代文物与“衣物帐” ,文博1996年第1期。 63.[日]上田正昭著,王维坤译:古代中日关系史上的问题点——以隋,唐,渤海的交流为中心,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6年第3期。 64.[日]气贺泽保规著,王维坤译:法门寺的起源与拓拔育,文博1997年2期。 65.[日]岸俊男著,王维坤,李自智译:探寻日本古代都城的源流,考古与文物1998年第4期。 66.[日]杉本宪司著,王维坤译:关于中国古代文明起源研究,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年第5期。 67.王维坤科学的考古发掘与合理的开发利用中共陕西省委政策研究室主办调研与决策2001年第10期。 68.王维坤唐代乾陵应为“寿陵”之蠡测黄留珠主编周秦汉唐文化研究第二集,三秦出版社 2003年。 69.王维坤丝绸之路沿线发现的死者口中含币习俗研究考古学报2003年第2期。 70.王维坤死者の口に貨幣を含ませる習俗の再研究松藤和人編同志社大学考古学シリーズⅧ 考古学に学ぶ(Ⅱ)考古学研究室開設五十周年記念2003年。 71.王維坤中国の死者の口に玉を含ませる習俗の研究敬和学園大学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所環日本海の玉文化の始源と展開富山県民会館 2003年12月13日。 72.王维坤,张小丽:论隋唐洛阳城的设计思想与影响,西北大学学校报2004年第4期。 73.王维坤:关于中日古代都城的最新研究,西安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编:空海入唐1200周年纪念文集,三秦出版社,2004年。 74.王维坤:唐代乾陵陵寝制度的初步探讨,日本京都大学人文科学研究所东方学报第76册,明文舍,2005年。 75.王维坤:关于唐日本留学生井真成墓志之我见,西北大学学校报2005年第2期。 76.王维坤:井真成墓誌に関する諸問題,東アジアの古代文化123号,2005年。 77.王维坤:唐の日本留学生の井真成墓誌に関する私見,東アジアの古代文化124号,2005年。 78.王维坤:遣唐留学生の井真成の渡唐の歴史的背景と改名の問題,专修大学·西北大学共同プロジュクト:井真成墓誌研讨会资料,专修大学·朝日新闻社,2005年。 79.王维坤:遣唐留学生の井真成の渡唐の背景と改名の問題,专修大学·西北大学共同プロジュクト:遣唐使の見た中国と日本,朝日新闻社,2005年。 80.王维坤,杜辉远:日本关于井真成墓志国际学术研讨会纪要,黄留珠,魏全瑞主编:周秦汉唐文化研究第四辑,三秦出版社,2006年。 81.铃木靖民撰,王维坤译:中国西安的日本遣唐使墓志与墓主井真成,黄留珠,魏全瑞主编:周秦汉唐文化研究第四辑,三秦出版社,2006年。 82.石见清裕撰,王维坤,杨洁译:关于入唐日本人井真成墓志的性质——从中国唐代史的角度来看,黄留珠,魏全瑞主编:周秦汉唐文化研究第四辑,三秦出版社,2006年。 83.王维坤:唐日本留学生井真成改名新证,中国文物报2006年9月15日第7版。 84.王维坤:再论唐章怀太子墓壁画“客使图”的两个问题,陕西历史博物馆编:唐代壁画研究论文集,三秦出版社,2006年。 85.王维坤:唐日本留学生井真成墓志的初步考释,西北大学考古学系,西北大学文化遗产与考古学研究中心编:西部考古——纪念西北大学考古学专业成立五十周年专刊第一辑,三秦出版社,2006年。 86.王维坤:乾陵的陵寝制度似为前后双室墓之蠡测,樊英峰主编:乾陵文化研究(二),三秦出版社,2006年。 87.王维坤:遣日使になりたい,奈良新闻2006年11月14日第8版。 88.王维坤:古代からアジアは一つ,奈良新闻2006年10月25日第9版。 五,科研项目 1. 王维坤:正仓院与唐代文化的研究,(国家教委留学服务部1997.9—1998.9), 科研基金1万元。 2. 王维坤:中日古代都城研究,(陕西省教委1994.4—1996.4), 科研基金0.6万元。 3.王维坤:中日古代文化交流史研究,(陕西省教委留学中心科研项目1998.1—1999.1),经费1万元。 4.王维坤:唐代文化与日本文化的研究,(陕西省教委留学中心科研1999.1—2001.1),经费1.3万元。 5.王世和,王维坤等:東アジア古代陶器の传播·流通に関にする研究,(西北大学与日本奈良教育大学合作研究项目,1990-1991年),已结题。 6.西北大学文博学院編考古文物研究(二)陝西人民出版社,2002年。(西北大学211工程資助項目,2001—2002, 7.王维坤著:中日文化交流的考古学研究,陕西人民出版社,2002年。(西北大学211工程資助項目,2001—2002,经费3.8万元),已结题。 8.王维坤:唐代长安与丝绸之路研究陕西省教育厅資助項目,2005-07—2005-12,经费1.3万元。 电子邮箱:wwd637@hotmail.com

同校名师
  • 程顺有

    所属大学:西北大学

    所属院系:地质学系

  • 何皙健

    所属大学:西北大学

    所属院系:城市与资源学系

  • 步怀宇

    所属大学:西北大学

    所属院系:生命科学学院

  • 王满仓

    所属大学:西北大学

    所属院系:经济管理学院

  • 刘建利

    所属大学:西北大学

    所属院系:生命科学学院

  • 张金功

    所属大学:西北大学

    所属院系:地质学系

  • 冯涛

    所属大学:西北大学

    所属院系:经济管理学院

一对一辅导更多>>
热门名师
  • 黄予所属大学:广西师范学院
  • 吴开琪所属大学:广西民族大学
  • 欧阳恕所属大学:广西工业职业技术学院
  • 杨克斯所属大学:广西大学
  • 杨梅所属大学:广西大学
  • 文衍宣所属大学:广西大学
  • 范基骏所属大学:广西大学
  • 苏朗所属大学:广西大学
  • 李俚所属大学:广西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