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查字典学校网> 名师列表> 张六通

名师简介

张六通老师

张六通

所属大学: 湖北中医药大学

所属院系: 基础医学院

主授课程: 暂无内容

教学风格: 暂无张六通的教学风格

个人简介

张六通,男,教授,1939年2月生,江苏武进人;1964年毕业于湖北中医学院六年制中医专业,留校任教,兼临床、科研工作。先后任教研室教师、副主任、主任,主讲本科班、西学中班、青年教师培训班、师资班等《中基》、《内经》课,78—84级研究生班《内经选读》课,编写《中基》、《内经选读》讲义。1978年晋升讲师,1983年晋升副教授,1987年晋升教授,1990年被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为第四批内经博士研究生导师。 1984年招收硕士研究生,1991年招收博士研究生,已培养硕士研究生20名,博士研究生23名。曾任武汉大学兼职教师、北京中医药大学内经博士生导师。在《中医杂志》等国内外学术期刊上发表论文80余篇,主编《中医脏象学》等著作5部、副主编2部、参编4部;先后主持研究国家、省级科研课题17项,已完成15项经鉴定达国内先进或以上水平,其中获湖北省政府科技进步三等奖2 项、二等奖 2项,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基础研究三等奖1项 。在学术界先后兼任湖北省首届学位委员会委员,湖北省中医药学会副理事长, 全国中医药高教学会理事,中华中医药学会理事,内经专业委员会副主委,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第三、四届学科评议组成员等三十余职。先后到澳大利亚、日本、美国、韩国、德国等十余国进行访问和学术交流,多次参与主持国际性中医药学术大会。八五期间,作为学科带头人负责筹建省重点学科—内经学科,经评估达国内先进水平。1979年被授予湖北省“模范教师”称号,1986年被评为湖北省高教战线优秀思想政治工作者,1992年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 主要研究方向: 1、中医病因病机理论及实验研究 从1992年始,开创国内对中医六淫外邪致病机理的实验研究,成功设计、复制了外湿、外燥动物模型,提出了外湿、外燥的科学内涵,完成研究外湿、外燥的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项,发表外湿研究论文13篇、外燥研究论文10篇,取得原创性的研究成果,获湖北省政府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中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基础研究奖三等奖1项。为科学认识中医六淫病因提供了实验证据,为进一步开展六淫研究奠定了基础。 2、中医关于衰老的理论及实验研究 衰老与延缓衰老是个永恒的课题,中医学对此有着极丰富的理论和实践认识。自1989年始,已指导5名硕士生、10名博士生对该研究方向,从虚、实、虚实挟杂三个方面进行课题研究,特别是完成了肾、脾、肝、心、肺五脏与衰老相关性的研究,初步明确了痰、淤与衰老的相关性,提出人体内在的衰老是随增龄而发生的以肾脾为主的五脏衰虚、导致痰淤阻滞络脉、机体内外失荣、功能逐渐衰退的渐进程,从而概括出了具有中医理论特色的“脏虚络痹说”衰老理论。完成省级科研课题4项,获湖北省科技进步三等奖1项。对进一步开展中医关于衰老与延缓衰老的研究具有指导意义。 3、中医“脑脏相关”的理论及实验研究 人体生命是以五脏为中心的整体功能活动,五脏概括和代表人体五个功能系统所形成的“五脏一体”、“天人一体”整体理论,贯穿在中医对人体生理、病理的认识过程中,指导中医对疾病的诊断和治疗。该研究方向除了研究以五脏为本的脑衰老、脑病的理论外,有1名硕士生、4名博士生开展了对AD、VD的课题研究,完成省级科研课题4项,获湖北省政府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对深入研究脑病具有指导意义。 在研课题: 1、外湿对机体水液的影响。教育部课题 经费6万元 2、外燥伤肺的分子机制研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课题 经费27万元

同校名师
  • 白春清

    所属大学:湖北中医药大学

    所属院系:信息工程学院

  • 李德顺

    所属大学:湖北中医药大学

    所属院系:基础医学院

  • 傅红丁

    所属大学:湖北中医药大学

    所属院系:文法系、社会科学部

  • 熊常初

    所属大学:湖北中医药大学

    所属院系:临床医学院

  • 陈罗庚

    所属大学:湖北中医药大学

    所属院系:信息工程学院

  • 戴红

    所属大学:湖北中医药大学

    所属院系:基础医学院

  • 王立

    所属大学:湖北中医药大学

    所属院系:基础医学院

一对一辅导更多>>
热门名师
  • 黄予所属大学:广西师范学院
  • 吴开琪所属大学:广西民族大学
  • 欧阳恕所属大学:广西工业职业技术学院
  • 杨克斯所属大学:广西大学
  • 杨梅所属大学:广西大学
  • 文衍宣所属大学:广西大学
  • 范基骏所属大学:广西大学
  • 苏朗所属大学:广西大学
  • 李俚所属大学:广西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