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查字典学校网> 名师列表> 李晓杰

名师简介

李晓杰老师

李晓杰

所属大学: 大连理工大学

所属院系: 运载工程与力学学部

主授课程: 暂无内容

教学风格: 暂无李晓杰的教学风格

个人简介

姓名:李晓杰 办公室电话:84706163 电子邮箱地址:dymat@163.com 主要学历及工作经历: 1963年9月生于吉林伊通县,博士学位,农工民主党员, 毕业于中国科技大学爆炸力学专业,现任工程力学系爆炸技术研究所所长。主要从事爆炸力学、冲击动力学、爆炸加工和特种爆破理论研究与技术开发。负责完成国家和省部级项目12项、部门委托项目60余项,发表学术论文180余篇(SCI索引31篇、EI索引68篇),取得省部级科技进步奖3项,申请专利19项。获辽宁省青年科技奖二等奖、大连市优秀人才奖、大连市第四批优秀专家、农工民主党辽宁省优秀党员、农工民主党辽宁省优秀党务工作者等奖励。 1979.9.-1984.7. 在安徽省合肥市中国科技大学近代力学系学习, 理学学士. 1984.9.-1987.6. 在辽宁省大连市大连理工大学工程力学所学习, 工学硕士. 1998年7月 获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近代力学系固体力学专业工学博士. 1987.6.- 今. 在辽宁省大连市大连理工大学工程力学系工作. 主要学术及社会兼职: 中国力学学会主办《爆炸与冲击》杂志 编 委 辽宁省工程爆破协会 副理事长 辽宁省工程爆破协会专家委员会 委 员 辽宁省工程爆破协会大连工作站 站 长 中国力学学会爆炸力学专业委员会 委 员 中国力学学会爆炸力学专业委员会爆炸加工专业组 组 长 中国工程爆破协会 常务理事 中国工程爆破学会 常务理事 中国工程爆破协会爆炸加工行业委员会 副 主 任 中国工程爆破协会爆炸加工行业专家委员会 主 任 中国机械工程学会焊接分会高能束与特种焊接专业委员会 委 员 中国空气动力学会物理气体专业委员会 理 事 大连市民爆器材行业重、特大事故应急救援领导小组 成 员 大连市民爆器材行业重、特大事故应急救援专家组 成 员 农工民主党大连理工大学委员会 主任委员 农工民主党大连市委员会 常 委 农工民主党第十四届全国代表大会 代 表 大连市甘井子区第十六届人民代表大会 代 表 研究领域(研究课题): 主要研究方向: *爆炸加工技术与理论 *冲击与爆轰合成新材料 *特种爆破技术 *爆炸容器与装备研究 主持的主要科研项目(2003-2007):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爆炸粉末烧结的细观机理研究》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爆轰合成纳米氧化物的机理研究》 *辽宁省自然科学基金《非晶态合金薄膜的爆炸复合研究》 *辽宁省自然科学基金《爆轰法合成纳米氧化物及其机理研究》 *辽宁省工业攻关计划《硝酸盐炸药爆轰法合成纳米氧化物》 *日本KURARAY CO.,LTD.《ZnS Complex Materials by Detonation Method》 *齐鲁石化公司《MDC-55型电解槽爆炸复合板制作》 *中石油大连石化分公司《增设原油储罐工程爆破地震安全控制》 *大连港集团有限公司《大连港大窑湾港区开山爆破振动监测与评价》 *大连港集团有限公司《大连新港南海罐区强夯对储罐影响论证》 *大连船舶重工集团《爆炸焊接半球阻波结构体研究》 *中国第一重型机械集团公司《消声减震装甲爆破坑设计》 指导硕、博士生研究方向: 工程力学系:爆炸力学、冲击动力学、爆炸加工理论与技术、爆炸新材料合成、特种爆破技术与理论 材料系:爆炸加工理论与技术、爆炸新材料合成 出版著作和论文: 发表学术论文200篇。 2007年部分论文: 1.Xiaojie Li, et al., Study on the Lattice Distortion of the As-prepared Nanosized TiO2 via Detonation Method. Journal of Physics and Chemistry of Solids 2007,68(12): 2405-2410 2.Yandong Qu, Xiaojie Li, et al.,Detonation synthesis of nanosized titanium dioxide powders. Nanotechnology. 2007,18:205602. 3.XiaoHong Wang, XiaoJie Li, et al. A New Synthetic Method of Manganese Ferrite Ultramicropowders. Glass Physics and Chemistry, 2007,5(33): 524-525. 4.Yandong Qu, Xiaojie Li, et al., Preparation and characterization of the TiO2 ultrafine particles by detonation method. Materials Research Bulletin. 2008,43(1): 97-103. 5. J. Li , X.J. Li, et al., Simulation on projectile with high rotating speed penetrating into the moving vehicular door,Theoretical and Applied Fracture Mechanics,47 (2007):113-119. 科研成果及所受奖励: 2003-2007年主要科研成果: *聚能爆炸切割与射孔 将爆炸焊接过程中的界面波动引起的射流波动、雾化分析引入线型聚能装药研究中,提出了聚能罩最佳张角理论,成功地设计出多种型号的聚能切割器,应用于工程爆破、石材开采和拆除工程。所发明的高效的工业炸药聚能切割器,应用于大连港重点工程边坡建设;所研制石材开采聚能装药,替代危险性高的黑火药用于珍贵石材开采;设计的超大环型聚能切割器,解决了冻区废弃浅海油井拆除难题。 *爆炸焊接与成型 通过对双金属射流形成的压力、应变、应变率、传热和材料熔凝过程建立数学物理模型研究,提出了双金属爆炸焊接窗口理论;以理论为指导进行了超厚、超大板材的爆炸复合板材的开发。研制了超厚铝-铜、铝-钢、铜-钢等导电类复合材料,以及大板幅爆炸复合板、双层与三层工具钢复合板、爆炸焊接轧制和各种爆炸复合管材等技术的研究与开发,这些产品分别应用于电力、铝材、化工设备、民用五金、石油机械设备中。 通过对多层薄膜碰撞的微射流、薄膜弯曲波传播、绝热剪切带形成、射流能量沉积的研究,构成了多层薄膜爆炸焊接原理,成功制造出200层25微米薄膜焊接的块体非晶合金管、板。 将传统的爆炸成型技术应用于地下深层油井整形和连铸结晶器的精密成型。 *新材料爆炸合成 将爆炸冲击技术用于新材料合成,开展了粉末冶金、超硬材料和纳米材料合成研究。 以量子力学、位错动力学、结晶动力学与冲击动力学理论相结合,在冲击相变合成中提出了由微观晶体结构对应性、位错运动、结晶形核条件构成的冲击相变合成微观机理;结合宏观冲击波状态参数和细观运动行为研究,得到了爆炸合成金刚石、超硬氮化硼原料的优选原则和诱发相变的宏观、细观条件。 进行了微、纳米尺度下爆炸粉末加工的细观机理研究,从纳米尺度与微米尺度区分了爆炸粉末界面沉能烧结机理。对金属粉末、金属陶瓷粉末、纳米陶瓷粉末进行了爆炸压实和热爆炸压实研究,如铁、铜、钨、钼粉、晶须增强铝合金、硬质合金、氧化铝、碳化硅、反应型合成烧结碳化物、质点弥散强化合金的爆炸烧结与合成,以及热爆炸烧结纳米氧化铝、纳米ITO等。 发明了气相爆轰合成合成氧化物纳米粉末、纳米石墨、硫化物的方法,并采用粉状炸药、水胶炸药、乳化炸药和气体爆轰进行了合成纳米氧化铝、纳米氧化钛、氧化铈、纳米锰酸锂、纳米铁氧体、超细石墨、碳包金属、纳米硫化锌等研究,成功地合成出了5~100nm的各种纳米粉,并对纳米粉末的晶型、尺度与爆轰参数之间的对应关系进行了研究。 *爆炸实验设备与工业装备研究 通过综合运用数值模拟与实验测试技术,对爆炸容器、抗冲击波爆炸装备和各种冲击爆炸试验设备开展了研究。组织设计了可承受1吨硝铵炸药爆炸的钢壳半球爆炸洞,为大连船舶重工集团解决了爆炸冲击波损伤难题;为中国一重集团设计了第一个带有消声、隔震功能的装甲爆破坑;自行设计了多种爆炸试验设备。 *工程爆破安全控制 积极参与国家、省、市重点工程建设,开展爆破咨询与技术服务。先后为大连港重点工程的水下和陆域爆破、中石油大连分公司的储油扩建工程、大连造船厂船坞建造、红沿河核电站、大连开发区化工工业园建设、市政建设和省高速公路建设等多项工程进行了长年的爆破安全控制和技术咨询服务,不但防止了爆破事故的发生,也解决了大量的工程难题和民事纠纷,确保了国家、省、市重点工程的安全、高效建设。 1. 导电类复合材料爆炸焊接技术,国家教委鉴定,1997(第3作者)。 2. 爆炸不锈钢复合板制造技术,化工部鉴定,1997(第3作者)。 3. 爆炸合成金刚石技术,辽宁省科委鉴定,1998(第1作者)。 4. 爆炸合成超硬氮化硼技术,辽宁省科委鉴定,1998(第1作者)。 5. 1998年“导电类复合材料爆炸焊接技术”获国家教委科技进步二等奖(第3获奖人)。 6. 1999年“冲击·爆炸基础理论及其应用的研究”获教育部科技进步三等奖(第3获奖人)。 7. 2000年“爆炸合成超硬材料技术”获教育部科技进步三等奖(第1获奖人)。 8. 发明专利“爆炸合成人造金刚石的膨胀石墨法”ZL93115929.6(第1发明人)。 9. 实用新型“一种粉末材料的爆炸合成与处理装置”ZL98212323.X(第1发明人)。 10.发明专利“回转薄壁壳的爆炸连接焊方法”ZL98107285.2(第1发明人)。 11.发明专利“一种大板幅爆炸复合板的制造方法”ZL00123052.2(第1发明人)。 12.发明专利“块体非晶态合金管及其复合管的多层爆炸焊接技术”ZL01128248.7(第1发明人)。 13.发明专利“固结多层脆性金属箔材平板的爆炸焊接技术”ZL011282489.5(第1发明人)。 14.发明专利“用于电子元件的扁曲型热管式集成散热器”,ZL200310120893.5(第2发明人)。 15.发明专利“具有形状保护功能的复合金属材料爆炸焊接技术”,ZL02109006.8(第6发明人) 16.发明专利“泡沫材料填充空穴的水下聚能装药” 200310120869.0(第1发明人) 17.发明专利“一种提高工业炸药爆破能量利用率的爆破方法”200310120892.0(第1发明人) 18. 发明专利“中深孔爆破聚能平底弹及其使用方法”200310120891.6(第1发明人) 19.发明专利“一种包覆材料的热轧复合方法”,200310120886.5(第1发明人)。 20.发明专利“工业炸药聚能线型切割器”,200310120894.X(第1发明人)。 21.发明专利“氧化物的爆轰合成方法”,200410020553.X(第1发明人)。 22.发明专利“爆轰裂解可膨胀石墨制备石墨微粉的方法”,200510046964.0(第1发明人)。 23.实用新型“低侵彻手枪弹”,200620092194.3, (第4发明人) 24. 发明专利“爆轰制备片状纳米石墨粉的方法”,200710010117.8(第1发明人) 25.发明专利“爆轰合成掺杂金属离子纳米无机硫化物的方法”(第1发明人) 26.发明专利“金属硫化物粉末的制造方法”(第1发明人) 27.辽宁省青年科技奖,1999年 (个人奖) 28.大连市优秀人才奖, 2000年1月(个人奖) 29.农工民主党辽宁省优秀党员, 2005年 30.大连市第四批优秀专家,2007年 31.农工民主党辽宁省优秀党务工作者, 2007年 在读硕士、博士人数: 博士6人,硕士6人 已毕业硕士博士人数: 博士10人,硕士7人 以上资料最后修改时间: 2009-2-17

同校名师
  • 王福吉

    所属大学:大连理工大学

    所属院系:机械工程学院

  • 蒋国平

    所属大学:大连理工大学

    所属院系:电子与信息工程学院

  • 卞永宁

    所属大学:大连理工大学

    所属院系:运载工程与力学学部

  • 郭杏林

    所属大学:大连理工大学

    所属院系:运载工程与力学学部

  • 李正学

    所属大学:大连理工大学

    所属院系:应用数学系

  • 潘国威

    所属大学:大连理工大学

    所属院系: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 张菅

    所属大学:大连理工大学

    所属院系:外国语学院

一对一辅导更多>>
热门名师
  • 黄予所属大学:广西师范学院
  • 吴开琪所属大学:广西民族大学
  • 欧阳恕所属大学:广西工业职业技术学院
  • 杨克斯所属大学:广西大学
  • 杨梅所属大学:广西大学
  • 文衍宣所属大学:广西大学
  • 范基骏所属大学:广西大学
  • 苏朗所属大学:广西大学
  • 李俚所属大学:广西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