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大全 >张振克简介
名师简介
个人简介

张振克,男,1963年10月生。南京大学地理与海洋科学学院 / 海岸与海岛开发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教授、博士生导师。1988年在河南大学地理系自然地理专业(地貌学方向)毕业获得硕士学位;1998年12月中国科学院南京地理与湖泊研究所毕业获博士学位。南京大学地理与海洋科学学院自然地理国家重点学科和江苏省海洋地质重点学科学术骨干教师,兼任中国地理学会海洋地理专业委员会秘书长、中国地理学会环境变化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第四纪科学研究会第四纪地质教育与普及专业委员会委员。 主要从事自然地理学、地貌-沉积与环境变化、海岸海洋资源环境与管理等相关领域的研究。参加中国-加拿大国际合作项目(CIDA)“海南岛海岸一体化管理高等教育教育项目”、联合国人居署亚洲城市(南京)水环境项目、国家973项目“中国典型河口-近海陆海相互作用及其环境效应”、中国科学院湖沼专项课题和中国科学院重点项目、多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和教育部博士点基金项目的研究。2000年以来曾出访加拿大、法国、芬兰、日本、韩国等国进行合作研究和国际学术会议交流。近期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2项、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项;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际合作项目和教育部国际合作交流重点项目各1项;参加973项目、国家海洋局908项目和外交部“数字南海”等项目的专题研究。1990年以来参与研究和编写的专著和教材3本,发表学术论文80多篇,在国际会议交流论文20多篇。 联系方式: 通讯地址:210093 江苏省南京市汉口路22号 南京大学地理与海洋科学学院 电话:025-83686694 E-mail: zhangzk@nju.edu.cn 研究方向: ①海岸-河流-湖泊地貌、沉积与环境 ②环境沉积学与生态健康风险 ③陆海相互作用与人类活动的海岸环境效应 ④海岸带灾害与海岸带管理 讲授课程: 1. 海洋沉积学导论 2. 自然地理学研究方法 3. 普通地质野外教学实习 4. 地理学创新教学实习(海岸海洋资源环境) 参与讲授的课程 1. 自然地理学 2. 地貌学与第四纪地质学 近期承担的科研项目 (1)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人类活动与气候变化协同驱动下大型水库环境变化的沉积记录” (批准号:40471128) 项目主持人,项目起止时间:2005-2007 (2)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605年海南岛历史地震的海岸沉积记录研究” (项目批准号:40676052) 项目主持人,项目起止时间:2007-2009 (3)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江苏圆陀角附近岸滩动态,海岸侵蚀风险与对策研究” (项目批准号:BK2007149) 项目主持人,项目起止时间:2007-2009 (4)江苏海岸带调查908项目(南京大学相关专题研究) 项目参加人员,项目起止时间:2006-2009 (5) 外交部中国南海研究院“数字南海项目” 项目参加人员 水产渔业专题负责人。 (6) 科技部973项目小额项目“大型海岸沉积体系的航运、土地资源和生物能源潜力”。 项目参加人员,项目起止时间:2007-2008 (7) 中国科学院地球环境所黄土与第四纪地质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课题“南京附近灵岩山剖面沉积特征及其环境意义” 项目主持人,项目起止时间:2005-2006 (8) 中国科协科普项目“中国科普网站研究” 项目主持人,项目起止时间:2005-2006 (9) 国家基金委国际合作交流项目、教育部国际合作交流重点项目 项目主持人,项目起止时间:2005-2007 (10)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河海交互作用与苏北平原成因研究”。项目参加人员,项目人员排序王颖,张振克,朱大奎,等。项目起止时间:2003-2005 (11)联合国人居署亚洲城市水项目(南京) 迄止时间 2005-2008 项目主要参加人员 (12)科技部973项目“中国典型河口-近海陆海相互作用及其环境效应”之专题1---”河流入海物质通量变异及其对流域自然变化和人类活动响应” 项目参加人员 (13)教育部博士点基金项目“苏北平原地貌特征、形成演变与河海相互作用研究” 项目参加人员,起止时间:2003-2005 获奖和成果鉴定 [1] “典型区域地貌过程与环境演变” 2007年获得教育部自然科学二等奖(证书号:2006-068)。 (获奖者署名次序:杨达源,李徐生,张振克) [2] “云南洱海湖泊沉积记录的人类活动分析”2001年获得谭其骧“禹贡”奖三等奖。(获奖者:张振克) 著作和教材 1.《人类环境学》,青岛海洋大学出版社, (副主编) 2.《胶东半岛沿海全新世环境演变》,海洋出版社,1992(参加) 3.《中国西部环境演变评估》(第一卷),科学出版社,2002(参加编写) 发表论文 1. Zhang Zhenke, Wang Sumin, Jiang Fuchu,et al. Evidence of a geological event and environmental change in the catchment area of the Yellow River at 0.15ma, Quaternary International,2004, 117:35-40(SCI) 2. Zhang Zhenke, Wang Sumin, Wu Ruijin. Environmental evolution and southwest monsoon changes in mid-Holocene recorded by lake sediment in Erhai Lake.Chinese Science Bullitin,1999,44(1): 94-96(SCI) 3. Zhang Zhenke, Wang Sumin, Jiang Fuchu et al. Age and environmental implication of the Sanmen Basin piecing in the middle reaches of Yellow River,Journal of Geoscience of China.2000,2(1):41-43 4. Wang Sumin, Zhang Zhenke. New progress of lake sediments and environmental changes research in China.Chinese Science Bullitin,2001,44(Suppl.):80-82(SCI) 5. Zhang Zhenke, Yang Xiangdong, Wang Sumin, et al. Climatic variations recorded by the sediments from Erhai Lake,Yunnan Province,Southwest China during the past 8000 years, Chinese Science Bullitin,2001,44(Suppl.):80-82(SCI) 6. Wang Sumin, Jiang Fuchu, Xue Bin, Zhang Zhenke, et al. Environmental changes recorded by the lake sediments from Sanmen Lake and Yellow River running though the gorge into the sea.Science in China(Series D),2002,45(7):595-608 (SCI) 7. Yang Xiangdong, Shen Ji, Wang Sumin etal. Lacustrine environment responses to human activities in past 300 years in the catchment of Longgan Lake,Southeast China. Science in China(Series D),2002,45(8):709-718(SCI)(6/6) 8. Zhang Zhenke Tian Haitao Li Yanming et al. Modern natural coastal hazards and hazards management in China. In: Proceedings of the first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risk analysis and crisis response. Paris: Atlantic Press, 2007: 583-588 9. Zhenke Zhang, Huachun He, Haiyan Ding, Yanming Li, Wanfang Wang. Discovery of Miocene Aeolian Sediments and its Paleoenvironmental Significances at Lingyan Hill of Nanjing, East China. Quaternary International,2007,167–168(suppl):472 (INQUA 2007 Abstract) (SCI收录刊物) 10. Zhenke Zhang, Haitao Tian, Hongming Meng, Haiyan Ding, Yanming Li, Xiaodong Shi.High Resolution Sediment Records of Environmental changes and Human Impacts in the Shilianghe Reservoir, Juangsu Province, China. Quaternary International,2007,167–168(suppl): 472 (INQUA 2007 Abstract) (SCI收录刊物) 11. Zhenke Zhang, Kefu Yu, Haitao Tian, Wanfang Wang.Coastal Sediment Records of the Largest Earthquake in Hainan Island, China. Quaternary International,2007,167–168(suppl):472 (INQUA 2007 Abstract) (SCI收录刊物) 12. Li Shuheng, Fu Guanghe, Guo Wei, He Huachun, Zhang Zhenke. Environmental changes during modern period from the record of Gaoyou Lake sediments, Jiangsu. Journal of Geographical Sciences, 2007, 1: 62-72 13. Chen Yunzeng, Yang Hao, Zhang Zhenke et al. Application of Equilibrium Partitioning Approach to the Derivation of Sediment Quality Guidelines for Metals in Dianchi Lake. Pedosphere, 2007,17(3): 284-294(SCI 收录刊物) 14. Zhang Zhenke, Tian Haitao, Xu Yehua, Murrey Hight. The main coastal hazards in China during 1949-2005. Proceedings of ICEC-2006, Guangzhou: Guangdong Economy Publishing House.2006:645-653 15. YANG Xiangdong, SHEN Ji, Richard T. Jones, WANG Sumin, TONG Guobang,ZHANG Zhenke Pollen evidence of early hu-man activities in Erhai basin, Yunnan Province Chinese Science Bulletin 2005,50(6): 568-576 (SCI) 16. SHEN Ji, YANG Liuan, YANG Xiangdong, R Matsumoto, TONG Guobang, ZHU Yuin, ZHANG Zhenke and WANG Sumin. Lake sediment records on climate change and human activities since the Holocene in Erhai catchment, Yunnan Province,China Science in China Series D,2005,48(3): 353-363(SCI) 17. 张振克,何华春,李书恒,等. 中国东部中新世风尘沉积的发现及其研究意义. 沉积学报,2007,25(1):116-123 18. 张振克 田海涛等. 中国科普网站调查研究. 科普研究, 2007,(5):52-57 19. 何华春,许叶华,杨竞红,张振克,施晓东.洪泽湖流域沉积物重金属元素的环境记录分析. 第四纪研究,2007,27(3):766-774 20. 毛龙江,张永战,张振克,等. 海南岛三亚湾现代沉积环境. 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2007,27(4):18-22 21. 羊向东,沈吉,RT Jones,王苏民,童国榜,张振克. 云南洱海盆地早期人类活动的花粉证据. 科学通报,2005, 50(3):238-245 22. 杨兢红,王颖,张振克等. 宝应钻孔沉积物的微量元素地球化学特征及沉积环境探讨. 第四纪研究, 2007,27(5):735-749 23. 田海涛,张振克,孟红明,李彦明. 中国大陆水库淤积的差异性分析. 水利水电科技进展. 2006 26(6):28-33 24. 丁海燕,张振克,何华春. 套子湾现代沉积物元素地球化学特点及环境意义.海洋地质动态 2006.22(11):1-6 25. 陈云增,杨 浩,张振克,秦明周. 水体沉积物环境质量基准建立方法研究进展. 地球科学进展,2006,21(1): 53-61 26. 陈云增,杨 浩,张振克,秦明周.淡水沉积物环境质量基准差异分析.湖泊科学,2005,17(3):193—201 27. 张振克,孟红明,殷勇. 中国水库环境面临的主要问题及对策. 科技导报. 2006,24(12): 82-84 28. 王颖 张振克 朱大奎 杨竟红河海交互作用与苏北平原成因第四纪研究2006.26(3):301-320 29. 杨兢红 王颖 张振克 JP Guilbault. 苏北平原2.58Ma以来的海陆环境演变历史第四纪研究, 2006, 26(3):340-352 30. 陈云增,杨浩,张振克,等. 相平衡分配法在滇池沉积物环境质量评价中的应用研究. 环境科学学报,2006,26(9):1545-1552 31. 张振克,田海涛 何华春,李书恒.南京灵岩山中新世风尘沉积的粒度证据与环境意义. 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2006.26(6):111-116 32. 丁海燕 张振克. 苏北王港附近表层沉积物元素地球化学特征与环境意义. 海洋通报. 2005,24(3):29-35 33. 张振克. 芝罘连岛沙坝北端封闭泻湖成因与发育过程,海洋科学.1996(5):59-63 34. 张振克.黄渤海沿岸海岸带灾害,环境变化趋势及其持续发展对策的研究,海洋通报.1996,15(5):91-96 35. 张振克,金秉福.套子湾沿岸加积型滩脊成因及其环境意义,海洋科学.1997(2):56-58 36. 张振克. 未来百年烟台沿海相对海平面变化趋势与幅度的探讨,海洋通报.1997,16(3):28-34 37. 张振克. 中国沿海可持续发展与减灾工程建设,中国减灾.1997,7(3):20-22 38. 张振克. 山东沿海地区自然灾害与对策,地理学与国土研究.1997,13(2):41-46 39. 张振克. 相对海平面上升过程中的正向波动幅度及其研究意义,海洋科学.1998(1):24-26 40. 张振克,王苏民,吴瑞金. 全新世中期洱海湖泊沉积记录的环境演化与西南季风变迁,科学通报.1998,43(19):2127-2128 41. 张振克,王苏民,吴瑞金. 岱海湖泊沉积物频率磁化率对历史时期环境变化的反映,地理研究.1998,17(3):297-302 42. 张振克等. 近8kaBP来云南洱海地区气候演化的有机碳稳定同位素记录,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1998,18(3):23-29 43. 张振克等. 近2600年来内蒙古居延海湖泊沉积记录的环境变迁,湖泊科学.1998,10(2):44-51 44. 张振克. 苏南孔山地区人为坡面草本植被的自然恢复,山地研究.1998,16(3):171-175 45. 张振克. 人为裸露坡面植被自然恢复的初步研究,水土保持通报.1998,18(1):26-28 46. 张振克. 小型人为坡面土壤侵蚀,坡面演化与防治对策,中国水土保持.1998(5):16-17 47. 张振克,魏桂红.略论中国师范教育中的环境教育问题,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1998,8(3):82-86 48. 吴艳宏,沈吉,张振克等.南四湖3000年来南北沉积差异,古地理学报.1999,1(2):78-83 49. 张振克. 太湖流域湖泊水环境问题,成因与对策,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1999,8(1):81-87 50. 张振克,王苏民.中国湖泊沉积记录的环境演变:研究进展与展望,地球科学进展.1999,14(4):417-422 51. 张振克等. 黄河下游南四湖地区黄河河道变迁的湖泊沉积响应,湖泊科学.1999,11(3):231-236 52. 张振克,吴瑞金. 中国小冰期气候变化及其社会影响,大自然探索.1999,18(1):66-70 53. 王苏民, 张振克. 中国湖泊沉积与环境演变研究的新进展,科学通报.1999,44(6):579-587 54. 张振克等. 近1800年来云南洱海流域气候变化与人类活动的湖泊沉积记录,湖泊科学.2000,12(4):297-303 55. 张振克等. 13ka以来呼伦湖硝面波动与泥炭发育,风沙—古土壤序列的比较,干旱区资源与环境. 2000,14(3):56-59 56. 张振克等.小冰期气候变化的影响因素及其对未来气候变化的启示,自然杂志.2000,22(3):173-176 57. 瞿文川,吴瑞金,王苏民,张振克. 近2600年来内蒙古居延海湖泊沉积物的色素含量及环境意义,沉积学报. 2000, 18(1):13-17 58. 张振克等. 云南洱海流域人类活动的湖泊沉积记录分析,地理学报.2000,55(1):66-74 59. 张振克等.全新世大暖期云南洱海环境演化的湖泊沉积记录,海洋与湖沼.2000,31(2):210-214 60. 张振克. 胶东半岛海滩旅游资源可持续开发利用的探讨,海洋科学.2000,24(11):21-23,12 61. 张振克.近300年来岱海流域气候干湿变化与人类活动的湖泊响应,首都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1,22(3):70-76 62. 王苏民,吴锡浩,张振克等.三门古湖沉积记录的环境变迁与黄河贯通东流研究,中国科学:D辑.2001,31(9):760-768 63. 张振克,吴瑞金,王苏民等.近2000年来云南洱海沉积记录的气候变化,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2001, 21(2):31-35 64. 羊向东,王苏民,沈吉,朱育新,张振克等.近0.3ka来龙感湖流域人类活动的湖泊环境响应,中国科学:D辑.2001,31(12):1031-1038 65. 张振克,杨达源。中国西北干旱区湖泊水资源—环境问题与对策,干旱区资源与环境.2001,15(2):7-10 66. 张振克,王苏民,吴瑞金等.中国湖泊水资源问题与优化调控战略,自然资源学报.2001,16(1):16-21 67. 田汝耕,张振克,朱大奎. 海岸带临港工业、海运物流与全球化大生产的探讨.世界地理研究.2004, 13(2):1-8 68. 羊向东,沈吉,Jones RT,王苏民,童国榜,张振克. 云南洱海盆地早期人类活动的花粉证据.科学通报,50(3):238-245 69. 沈吉,杨丽原,羊向东,Matsumoto R, 童国榜,朱育新,张振克,王苏民. 全新世以来云南洱海流域气候变化与人类活动的湖泊沉积记录. 中国科学(D),2004, 34(2):130-138 70. 何华春,丁海燕,张振克,等. 淮河中下游洪泽湖湖泊沉积物粒度特征及其沉积环境意义. 地理科学,2005, 25(5):590-596 71. 张振克. 人类活动对烟台附近海岸地貌演变的影响,海洋科学.1995(3):59-62

查看全部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相关名师
沈厚才

所属大学:南京大学

所属院系:工程管理学院

贾叙东

所属大学:南京大学

所属院系:化学化工学院

陈建群

所属大学:南京大学

所属院系:生命科学学院

李斌

所属大学:南京大学

所属院系:法学院

张仁善

所属大学:南京大学

所属院系:法学院

肖泽晟

所属大学:南京大学

所属院系:法学院

热门名师
黄予

所属大学:广西师范学院

所属院系:物理与电子信息科学系

吴开琪

所属大学:广西民族大学

所属院系:数学与计算机科学学院

欧阳恕

所属大学:广西工业职业技术学院

所属院系:电子与电器工程系

杨克斯

所属大学:广西大学

所属院系:商学院

杨梅

所属大学:广西大学

所属院系:化学化工学院

文衍宣

所属大学:广西大学

所属院系:化学化工学院

猜你喜欢
岫岩满族自治县石庙子镇石棉小学

所属大学:

所属院系:

台安县城郊陆家村小学

所属大学:

所属院系:

海城市东四镇中心小学校

所属大学:

所属院系:

台安县黄沙镇兀拉小学

所属大学:

所属院系:

岫岩满族自治县雅河乡花园村小学

所属大学:

所属院系:

台安县城郊李坊村小学

所属大学:

所属院系:

海城市大屯镇南于沟小学

所属大学:

所属院系:

台安县桑林镇大汪小学

所属大学:

所属院系:

岫岩满族自治县苏子沟镇古龙小学

所属大学:

所属院系:

台安县新开河镇李窑村小学

所属大学:

所属院系:

台安县桓洞镇小河小学

所属大学:

所属院系:

台安县黄沙中心小学

所属大学:

所属院系:

岫岩满族自治县红旗营子乡南隈村小学

所属大学:

所属院系:

海城市南台镇高界台小学

所属大学:

所属院系:

海城市马风镇孟子官小学

所属大学:

所属院系:

海城市牌楼镇宋朝家小学

所属大学:

所属院系:

岫岩满族自治县红旗营子乡三道干沟小学

所属大学:

所属院系:

海城市马风镇孔马小学

所属大学:

所属院系:

台安县西佛镇阿柱小学

所属大学:

所属院系:

岫岩满族自治县新甸镇石板小学

所属大学:

所属院系:

海城市西柳前石小学

所属大学:

所属院系:

海城市大屯镇陈家沟小学

所属大学:

所属院系:

岫岩满族自治县朝阳乡大岭小学

所属大学:

所属院系:

岫岩满族自治县石庙子镇石佛小学

所属大学:

所属院系:

台安县桓洞镇东长村小学

所属大学:

所属院系:

台安县城郊杨树村小学

所属大学:

所属院系:

台安县城郊乡胜利小学

所属大学:

所属院系:

台安县韭菜台杨塘小学

所属大学:

所属院系:

海城市岔沟镇上栗小学校

所属大学:

所属院系:

海城市岔沟镇板屯小学校

所属大学:

所属院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