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大全 >教育资讯 >河北科技大学:“个人成长...

河北科技大学:“个人成长导师”为学生导航

日期:2015-11-16  来源:学校网

几年来的实践表明,以大学生个人成长导师制为抓手的个性化教育改革,有效地帮助学生适应大学生活、培养专业志趣,指导学生身心健康成长。

河北科技大学党委书记 计卫舸

在被称为全球工业设计界奥斯卡的红点奖国际设计大赛中勇夺最高荣誉红点至尊奖,在备受国内业界关注的第十六届中国时装设计新人奖终评中荣膺桂冠,在全国航空航天模型锦标赛中勇夺8枚金牌中的3枚面对过去一年中学生取得的一桩桩辉煌,河北科技大学人的脸上写满了欣慰与自豪。

作为一所地方普通高校,该校近年来以大学生个人成长导师为抓手,着力推进个性化教育改革,不断激发学生的个性积极性,使学校呈现一派千树万树梨花开的盛景。

河北科技大学党委书记计卫舸认为,学生对知识、技能获取的渠道方式多样,学习过程中的主体地位越来越明晰,因此,个性化教育必须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因材施教的传统踏上时代的节拍。

正是遵循这样的教育理念,作为个性化教育改革中的一项重要举措,2006年,大学生个人成长导师制在河北科技大学应运而生,包括学校党委书记、校长在内的700多名教学和管理人员受聘为本科学生的个人成长导师。按照规定,每位导师指导35名本科学生,全方位地对学生提供学习、生活、职业生涯规划等指导,使知识教育、情感教育、思想教育融为一体,帮助学生高效率地走上成长成才之路。

获得第十六届中国时装设计新人奖冠军的张然,是河北科技大学纺织服装学院2007级学生。一次漫画比赛中,其个人成长导师侯东昱教授发现了张然的绘画天赋和设计潜质,汇报学院后对其实施团队组合式培养。没有侯老师的发现,我不会有现在的收获。回顾大学生活,目前已在西班牙尚仄国际时装有限公司担任设计师的张然感慨万千。

个人成长导师制的实施,使教师从单一的课堂教学中走出来,进入一种课堂和课堂下充分结合的、更灵活的教学组织活动中,有利于教师从更多途径发现学生的潜质。河北科技大学校长李强认为,教师的发现更能激发学生个性积极性的发挥,更能提高人才培养效率。

为提高这种发现效应,学校要求个人成长导师每个月与学生至少进行一次面对面交流,并向学生公布自己的电话、邮箱和博客,及时满足学生的求助问疑。各学院则更是推出了多对一的沟通措施,如电气学院出台了个案研究与会诊制度,信息学院推出了学生个人成长历程分析鉴定会,定期由多位导师提出符合学生个性特点和专业志趣的学生成长计划书。

围绕大学生个人成长导师制的施行,河北科技大学相续出台一系列措施,给学生搭建全面成长的平台。每年投入100万元资助学生课外科技创新活动,压缩课内课时增设了6周4个学分的个性教育系列课程,全天候向学生开放80多个实验室,投资建立了上千平方米的学生自主学习中心,与国内外10余所大学实现了本科学生的互派互培、学分互认。

这一系列个性化教育改革,使学生个性积极性得到了充分的发挥。近年来,全国挑战杯科技创新大赛、电子设计大赛、数学建模大赛等诸多国家级大赛的一等奖,纷纷花落科大。仅电气学院学生崔铮,大学期间就获得省级以上奖项18项,8项专利获得授权。

计卫舸说:几年来的实践表明,以大学生个人成长导师制为抓手的个性化教育改革,有效地帮助学生适应大学生活、培养专业志趣,指导学生身心健康成长。

查看全部
上一篇:河北科技大学:“个人成长导师”为学生导航下一篇:内蒙古民族大学2012年艺术类招生简章(内蒙古自治区)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热门资讯 更多
随机资讯 更多
猜你喜欢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