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大全 >教育资讯 >“打进北大”不证明“狼爸...

“打进北大”不证明“狼爸”有理

日期:2015-11-20  来源:学校网

三天一顿打,孩子进北大。香港商人萧百佑用藤条把3个孩子送进北大,被媒体称为中国狼爸。他坚称自己是全天下最好的父亲,并表示打是家庭教育中最精彩的部分在萧家,只要孩子的日常品行、学习成绩不符合他的要求,就会遭到严厉体罚。(11月15日《扬子晚报》)

前有美籍华人蔡美儿用严厉教育将孩子送进美国名校,后有香港商人萧百佑将孩子打进北大,虎妈和狼爸的故事何其类似。同样,他们所撰写的教子书在大陆成为畅销读物,而且畅销程度远超美国和香港。

中国家长们喜欢买虎妈和狼爸的书,并不奇怪。一方面,中国素来就不缺不打不成才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的观念;另一方面,当下中国的教育观念并不完备,家长们的内心常常处于混乱甚至挣扎的状态,他们嘴里念叨着素质教育,却往往唱着应试教育的戏,只要听到哪里有成功的教子案例,难免会趋之若鹜。

送进北大就一定是教育的成功吗,最终就一定能够成才?当然不是。但在当前,整个中国教育基本都采用比较单一的评价标准,能考上北大一般都被看作是某种成功,所以狼爸的教子经能够畅销,他也可以四处介绍先进教育经验。

跟孩子讲尊重、讲宽容、讲自由、讲权利,是不是统统都是扯淡?是否只有打与绝对听话,才是真正的法宝?虎妈和狼爸的出现,让很多家长陷入迷茫。这些年,素质教育、全面教育的观念好不容易才萌芽,又被这些反面教材笼罩上一层冷霜。

其实,只要应试教育的游戏规则并没有根本改变,一切有利于创造成绩、有利于管理的因素,都不会被彻底抛弃。

看看狼爸所谓的理念:完不成作业要打,背不好课文要打;体罚是师长和家长的权力,是孩子的福祉;家庭民主就是孩子们是民,家长是主;年幼的孩子不需要独立思考;不许随便喝可乐、不能随便开冰箱门所有努力,都服务于考试成绩,至于人格成长如何,综合素质如何,都可以被学识掩盖。

从道理上讲,大家应该能看到棍棒教育的局限性,也会担心教育陷入功利主义泥淖之中。只不过,这些负面效应可能要经过几十年才显现出来,而成功考上名校的光环太诱人,它足以让很多人撇掉理性,转而迷信棍棒的逻辑、迷信体罚。可是,打就是打,所谓科学地打有艺术地打,不过都是些自我安慰的说辞罢了。虎妈在美国被骂得很惨,狼爸如果到美国也一定挨骂,但在中国,他们却可以带着鸡毛掸子去电视上宣讲。

中国到底需要怎样的教育理念,一千个人可能就有一千个想法。但我们不应该简单膜拜哪一种,而应该在多种理念的碰撞中找到符合人性、符合社会潮流的现代教育理念。

某种意义上讲,狼爸既不是榜样,也不完全是一个靶子,而是一个值得我们反思的教材。狼爸不要溺爱、放纵孩子的主张当然不无道理,但简单地靠打解决问题、创造成绩,却不能被视为经验来膜拜。

任何教育理念,都有其多面性。萧百佑打孩子与孩子考上北大之间,不见得存在必然联系,我们不能将打这个因素夸大为成功的法宝。对狼爸式教育理念,理性的态度是去其糟粕,取其精华,在追求人性与人格成长的基础上,凝聚教育共识,寻找适合现代教育的良方。至于公共层面,则急需改变当前扭曲的教育评价体系,创造良好的土壤,让家长们能在尊重孩子基础上谈教育。唯有如此,狼爸才会丢掉沾沾自喜的底气。

别推崇也别过度批判狼爸

虎妈教子的是与非,刚刚有些降温,中国狼爸的故事,又引发了社会对于中国式教育的讨论。面对抛出自己是全天下最好的父亲,打是家庭教育最精彩言论的父亲,许多网友拍起了板砖这种教育会让孩子失去青春和快乐,会让孩子过早变得功利。但是,四个孩子中三个被北大录取的显著成绩还是相当给力的,对于那些以让孩子进入名牌大学为己任的家长们来说,则难免成为样本和标杆。即便内心充满着纠结,也容易对棍棒底下出才子的传说产生迷信。

而依笔者个人之见,狼爸只是我国家庭教育中的一个并不具有代表性的个案。既不需要捧杀,也不需要棒杀;既不需要推崇,也不需要批判。想让自家孩子进入名牌大学的家长,可以借鉴狼爸严厉教子的经验;想让自己的孩子健康快乐成长的家长,自然可以一笑了之,把这个故事当笑话看。

不需要推崇的原因有许多。每个家长有自己的性格脾气和专属于自己的教育方式,每个家庭有自己的家庭氛围,每个孩子也都有自己的成长经历和对父亲的主观评价。既然如此,无论是虎妈还是狼爸都只是家庭教育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模式中的一种模式。但不是所有能上北大的学生都要在挨打的前提下才能进入北大,也不是所有在卡耐基音乐厅演奏的人都经历过一晚上做一千道数学题的训练。狼爸和虎妈只是用了一些特殊的手段让自己的孩子达到了所谓的成功彼岸。

不需要批判的原因有许多。最主要的原因是,狼爸的所作所为不一定属于家庭暴力。虽然他言之凿凿地说打,但是,打到什么程度,是否像李阳那样达到了家庭暴力的水准,则没有明确的答案。而如果达不到家庭暴力的程度,则不意味着违法,社会也不应该对之构成道德绑架。另外,他的四位孩子都没有告诉司法,我们也干涉不到他的家务事。人家家庭内部都没认为这是家庭暴力,旁观者就更难以判断了。如果仅仅据新闻报道中的一些片段来指责狼爸的暴力行为,未必有些武断。

不是每个家庭的教育观念都是功利的,不是所有的家长都一定要求自己的孩子上名牌大学,有些时候,家庭的和睦与孩子的健康快乐同样是最重要的。无论是狼爸还是虎妈,我们首先应该对之表现出的伟大的父爱、母爱表示敬意,毕竟,他们的初衷是让孩子生活得更好,拥有更加美好的明天。但是,我们也应该对他们的这种教育方式有自己的判断、评价,按照自己家庭教育的特点因材施教。

查看全部
上一篇:河南2012年艺术类省统考明日报名 考试时间提前下一篇:卡内基梅隆大学校长的教育理念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热门资讯 更多
随机资讯 更多
猜你喜欢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