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大全 >教育资讯 >2017考研复试最后一关...

2017考研复试最后一关,别栽了这10个跟头

日期:2017-04-07  来源:学校网

能进复试机会难得,考研最后一关一定要把握住,提醒不要再不该犯错的地方栽跟头。

1、贸然联系导师

在复试前几天打电话给某某大学的老师,打了7、8个老师的电话才接通。

老师,您好,我是今年报考咱们专业的考生,我叫XXX,想跟您咨询一下,复试没有参考书,可以给我些建议怎么准备吗?

哦,你考多少分啊?

我的英语XX,政治XX,专业课XXX

哦,你就安心准备复试吧

……那老师我能见见您么

不用怎么准备复试的,安心来参加复试就好

……

这样的对话,老师很无奈,知道你的焦急,但是又无法帮你,最好的结果就是没有什么影响,差的结果就是老师在面试后直接说不要这孩子。

2、复试之前不准备

如果你不是天才,准备充分永远都很重要。(考上的人都说很简单,没考上的人都说很坑人,都是过后回忆,自然语言会根据自己的心态而夸大,大家要了解自己的实际情况,踏实准备)

3、轻视复试

很多考生觉得复试是走过场,那个时代已经一去不复返了。复试差额比例从 1:1.2 逐渐变成了 1:1.5,一些学校甚至变成 1:2 。永远不要小看复试,复试才是导师真正看到你实力的时候,那5分钟就决定了你是否能够被录取。

4、自我介绍平庸

很多人面对导师的时候做的自我介绍都差不多,导师做一天的面试了,刚开始的几个这样讲还可以,到后面老师都会崩溃的。但是注意也不要太前卫,需要思考一下现场复试老师年龄和感受,切记不要太浮夸。

5、回答问题简单粗暴

关于这点,历年复试的爆笑例子数不胜数。

导师:你是外语专业的,为什么跨专业考研呢?

考生:外语专业考研太难了

导师:……

导师:同学,你为什么考心理学呢?

考生:因为我数学不好,心理学不考数学。

导师:……

导师:同学,为什么考我们学校心理学呢?

考生:感兴趣

导师……(感兴趣,然后咧……)

大家来看吧,这样的回答如果我没提醒,你是不是也会出现呢,我提醒出来,大家就知道差别了吧。

6、仪表行为不大方

大多数考生都还沉浸在本科或者高中的行为状态当中,进入考场之后就会天然的表现出对老师的一种敬畏,比较严重的就会出现一种恐惧。表现出这样的考生,导师会怀疑,交代给你的任务,你真的能完成么?

7、只准备专业课

有一部分考生掉进了误区,复试的时候只准备专业课知识,却忘记了专业的考察综合能力,多关注热点,例如华东会问到时政,北师大老师会跟你唠嗑学费和本专业等相关情况你的临场发挥。

8、过于依赖学长学姐

我相信一定有一大批考生在初试的时候就把考上或者没考上的学长学姐的话奉为圣旨一样,但是考研试卷日趋成熟,试题的形式会不断的变动以适应该校的需求。大家心里一定要知道,不管怎么变都是正常的。

9、初试分数不高就放弃希望

那些分数在报考院校分数线边缘的考生,有相当一部分就不报被录取的希望了,我想说的是你辛苦了一年真的甘心临门一脚吃瘪吗?为什么不给自己一个机会呢?

10、过分高调

前面说过一种忌讳,畏畏缩缩,跟这个相反的就是过分的高调,如果你真的有内涵还好些,若是自己半瓶子才真的会贻笑大方,所以掌握好分寸,该进就近该退则退吧。

查看全部
上一篇:考研专业课:四月,启动复习的最佳时机下一篇:2017考研复试,5件事不要“自以为是”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热门资讯 更多
随机资讯 更多
猜你喜欢 更多